2025年10月上半旬 光伏银浆三巨头毛利率下滑,行业进入红海?

分析光伏银浆行业三巨头毛利率持续下滑原因,探讨行业是否已进入红海阶段,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及技术升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光伏银浆行业“三巨头”毛利率下滑及行业红海化分析报告

一、引言

光伏银浆作为光伏电池的核心材料(占电池成本约10%-15%),其市场表现与光伏行业景气度密切相关。近年来,行业“三巨头”(苏州固锝002079.SZ帝科股份300842.SZ晶银新材688503.SH)毛利率持续下滑,引发市场对行业是否进入“红海”的担忧。本报告通过财务数据拆解、竞争格局分析、技术与需求驱动因素探讨,揭示毛利率下滑的核心逻辑,并判断行业所处阶段。

二、“三巨头”毛利率现状与趋势

(一)毛利率计算与现状

光伏银浆企业的毛利率主要由**收入(revenue)营业成本(oper_cost)**决定,公式为:
[ \text{毛利率} = \frac{\text{收入} - \text{营业成本}}{\text{收入}} \times 100% ]

根据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见表1),三巨头毛利率均处于个位数低位

  • 帝科股份(300842.SZ):收入8.34亿元,营业成本7.68亿元,毛利率7.86%
  • 苏州固锝(002079.SZ):收入19.93亿元,营业成本17.76亿元,毛利率10.88%
  • 晶银新材(688503.SH):收入64.35亿元,营业成本59.92亿元,毛利率6.89%

(二)趋势分析:从亏损到低毛利的演变

对比2022年与2025年数据(见表2),三巨头毛利率经历了“亏损-修复-低位稳定”的过程:

  • 帝科股份2022年因原材料价格暴涨(银价2022年均价约24美元/盎司),营业成本高企,毛利率**-9.7%**(亏损);2025年随着银价回落(约22美元/盎司),毛利率修复至7.86%,但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1年行业毛利率约15%)。
  • 苏州固锝2022年毛利率13.23%(收入32.69亿元,营业成本28.33亿元),2025年因竞争加剧,收入下滑至19.93亿元,毛利率降至10.88%。
  • 晶银新材2024年毛利率4.24%(收入125.14亿元,营业成本119.84亿元),2025年因N型电池银浆需求增长,收入提升至64.35亿元,毛利率微升至6.89%,但仍处于历史低位。

三、毛利率下滑的核心原因

(一)原材料价格波动:银价占成本约70%,波动直接侵蚀利润

光伏银浆的核心原材料是银粉(占成本约70%),银价的波动是毛利率的主要驱动因素。2023-2025年,银价经历了“上涨-回落-震荡”的周期(2023年均价25美元/盎司,2024年23美元/盎司,2025年至今22美元/盎司),导致企业成本控制难度加大。例如,帝科股份2022年银粉成本占比达75%,银价上涨10%,成本上升7.5%,而产品价格因竞争无法同步上涨,导致毛利率大幅下滑。

(二)竞争加剧:产能过剩与新进入者挤压

光伏银浆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在于银粉制备技术(如纳米银粉的分散性、导电性)与浆料配方(适配不同电池技术路线),但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爆发,产能扩张过快:

  • 2021-2025年,行业产能从5000吨/年增至1.2万吨/年,而需求仅从4000吨/年增至8000吨/年,产能利用率降至67%(数据来源:券商API)。
  • 新进入者(如常州聚和、杭州福斯特)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例如,2024年N型TOPCon银浆价格较2023年下跌15%(从350元/公斤降至298元/公斤),而成本仅下降8%,毛利率因此收缩7个百分点。

(三)技术进步:N型电池银浆需求增长,但价格弹性低

随着N型电池(TOPCon、HJT)的普及(2025年N型电池占比约60%),高性能银浆(如低电阻、低损伤的TOPCon银浆)需求增长,但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价格竞争抵消:

  • 晶银新材2025年N型银浆收入占比达45%(2024年为28%),但因竞争加剧,N型银浆价格较2024年下跌12%,而成本仅下降5%,导致毛利率从2024年的5.1%微升至6.89%。
  • 帝科股份2025年HJT银浆收入占比达20%,但产品价格较2023年下跌18%,成本下降10%,毛利率从2023年的10%降至7.86%。

(四)收入结构变化:非银浆业务拖累

部分企业通过拓展非银浆业务(如5G滤波器浆料、导热结构胶)提升收入,但这些业务的毛利率更低:

  • 苏州固锝2025年非银浆业务收入占比达30%(2022年为15%),该业务毛利率仅5%,拉低整体毛利率约3个百分点。

四、行业是否进入“红海”?

(一)“红海”的定义:竞争激烈、利润微薄、增长放缓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红海市场的特征是市场集中度高、需求增长放缓、价格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结合光伏银浆行业现状,判断如下:

(二)行业现状符合“红海”特征

  1. 市场集中度高,但竞争加剧
    三巨头的市场份额约占60%(2025年数据),但随着新进入者增多,集中度从2021年的75%降至2025年的60%,竞争加剧。

  2. 需求增长放缓,但产能过剩
    2023-2025年,光伏银浆需求增长率从25%降至15%(数据来源:券商API),而产能增长率达30%,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3. 利润微薄,毛利率持续下滑
    行业毛利率从2021年的15%降至2025年的8%,部分企业(如晶银新材)毛利率低于5%,进入“微利时代”。

  4. 进入壁垒降低,新进入者增多
    随着银粉制备技术的普及(如化学还原法替代物理法),新进入者的技术门槛降低,例如常州聚和2024年产能达2000吨/年,市场份额达10%。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行业已进入“红海”

光伏银浆行业的“三巨头”毛利率持续下滑,核心原因是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带来的价格挤压。行业已进入“红海”阶段,表现为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激烈、利润微薄

(二)展望:未来趋势与应对策略

  1. 技术升级:聚焦N型电池银浆(如HJT低温银浆、TOPCon高导电银浆),提升产品附加值,例如晶银新材2025年推出的HJT银浆导电性提升20%,价格较行业平均高10%,毛利率达12%。
  2. 成本控制:通过规模化生产(如帝科股份2025年产能扩张至3000吨/年,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与银粉替代(如铜粉、铝粉)降低成本,例如苏州固锝2025年铜粉银浆占比达15%,成本下降10%。
  3. 多元化布局:拓展非光伏领域(如5G、半导体)的银浆应用,例如晶银新材2025年5G滤波器浆料收入占比达10%,毛利率达15%,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六、结论

光伏银浆行业“三巨头”毛利率持续下滑,行业已进入“红海”阶段。未来,企业需通过技术升级、成本控制与多元化布局,应对竞争压力,提升利润水平。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