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锂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报告(2024-2027)
一、引言
锂作为“新能源金属”,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原料,其供需平衡状态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节奏。本文基于行业研报、企业公开信息及历史数据,从供应端结构、需求端驱动、供需平衡趋势及主要企业动态四大维度,对2024-2027年全球锂资源供需格局进行系统分析。
二、供应端分析:产能释放节奏与结构演变
(一)全球锂产量及来源结构
2024年全球锂产量约80万吨LCE(碳酸锂当量),较2023年增长18%。供应结构呈现“盐湖主导、矿石补充、黏土崛起”的特征:
- 盐湖锂:产量约40万吨LCE,占比50%,主要来自智利阿塔卡马盐湖(SQM、雅宝)、阿根廷翁布雷·穆埃尔托盐湖(Livent)及中国青海/西藏盐湖(盐湖股份、蓝科锂业)。
- 矿石锂:产量约36万吨LCE,占比45%,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格林布什矿(天齐锂业、IGO)、巴西皮廷加矿(赣锋锂业)及加拿大詹姆斯湾矿(美洲锂业)。
- 黏土锂:产量约4万吨LCE,占比5%,主要来自美国内华达黏土矿(Piedmont Lithium),该来源因环保问题进展缓慢,但长期潜力较大。
(二)主要企业产能扩张计划
全球锂矿企业均在加速产能布局,2025年产能预计较2024年增长25%:
- 赣锋锂业:2025年计划产能达到25万吨LCE,其中阿根廷Cauchari-Olaroz盐湖(10万吨)、澳大利亚Mt Marion矿(5万吨)及中国宜春黏土矿(5万吨)为核心增量。
- 天齐锂业:2025年产能计划18万吨LCE,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格林布什矿(12万吨)及智利SQM合资项目(6万吨)。
- 雅宝(Albemarle):2025年产能目标20万吨LCE,重点扩张智利盐湖产能(新增5万吨)及澳大利亚矿石产能(新增3万吨)。
- SQM:2025年产能计划19万吨LCE,主要依赖智利阿塔卡马盐湖的产能提升(新增4万吨)及澳大利亚矿石项目(新增2万吨)。
三、需求端分析:细分领域驱动与增速差异
2024年全球锂需求约80万吨LCE,与供应基本持平。需求结构高度集中于新能源汽车(65%)、储能(20%)及消费电子(10%)三大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与储能是核心增长引擎。
(一)新能源汽车:需求占比超六成,增速趋稳
2024年新能源汽车领域锂需求约52万吨LCE,较2023年增长30%。驱动因素包括: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2024年销量约1400万辆,渗透率18%);
- 单车带电量提升(纯电动车平均带电量从2023年的55kWh增至2024年的60kWh)。
预计2025年该领域需求将达到68万吨LCE,增速降至28%,主要因渗透率提升速度放缓及补贴退坡影响。
(二)储能:高增速领域,需求占比提升
2024年储能领域锂需求约16万吨LCE,较2023年增长40%,主要受益于:
-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增长(2024年光伏装机量约350GW,风电约120GW);
- 储能系统成本下降(锂离子电池成本从2020年的150美元/kWh降至2024年的80美元/kWh)。
预计2025年该领域需求将达到22万吨LCE,增速保持35%以上,需求占比将升至24%。
(三)消费电子:需求稳定,占比下降
2024年消费电子领域锂需求约8万吨LCE,较2023年增长5%,主要因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销量趋于饱和,且电池容量提升有限。预计2025年需求将维持8.5万吨LCE,增速进一步放缓至6%,需求占比降至10%以下。
四、供需平衡现状及趋势预测
(一)2024年:供需基本平衡
2024年全球锂供应(80万吨LCE)与需求(80万吨LCE)基本持平,主要因:
- 供应端:盐湖锂产能释放超预期(智利阿塔卡马盐湖新增3万吨产能);
-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略低于预期(2024年增速35%,低于2023年的45%)。
(二)2025年:短期短缺
预计2025年全球锂供应约85万吨LCE(主要来自盐湖及矿石产能扩张),需求约90万吨LCE(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增长),短缺约5万吨LCE。短缺原因包括:
- 供应端:黏土锂产能释放延迟(美国内华达黏土矿因环保审批延迟,2025年产能仅达1万吨,低于预期的2万吨);
- 需求端:储能领域需求增速超预期(2025年增速35%,高于此前预测的30%)。
(三)2026-2027年:长期过剩
随着主要企业产能逐步释放(2026年全球产能预计达到100万吨LCE),而需求增速趋于放缓(2026年需求约105万吨LCE,增速17%;2027年需求约115万吨LCE,增速9%),2026年供需将达到平衡,2027年将出现过剩(供应110万吨LCE,需求115万吨LCE?修正:2027年供应预计120万吨LCE,需求115万吨LCE,过剩5万吨)。过剩压力主要来自:
- 供应端:赣锋、天齐、雅宝等企业的大规模产能投放(2026年合计新增产能约15万吨LCE);
-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25%(2027年预计28%),增速进一步放缓(2027年销量增速约20%)。
五、主要企业动态对供需的影响
- 赣锋锂业:2025年产能达到25万吨LCE,成为全球最大锂矿企业,其阿根廷盐湖及中国黏土矿产能释放将缓解短期供应压力。
- 天齐锂业:澳大利亚格林布什矿产能扩张(2025年达到12万吨LCE)及智利SQM合资项目(6万吨LCE)将提升其全球市场份额(2025年预计15%)。
- 雅宝与SQM:作为盐湖锂龙头,两者的产能扩张(2025年合计达到39万吨LCE)将巩固盐湖锂的主导地位,降低矿石锂的占比。
六、结论与展望
- 短期(2025年):供需短缺,锂价或维持高位(碳酸锂价格约35万元/吨),建议关注产能释放较快的盐湖锂企业(如SQM、雅宝)。
- 中期(2026年):供需平衡,锂价逐步回落(碳酸锂价格约30万元/吨),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 长期(2027年及以后):供过于求,锂价或降至25万元/吨以下,企业利润空间压缩,建议关注成本控制能力较强的企业(如赣锋锂业、天齐锂业)。
总体来看,锂资源供需平衡的核心矛盾在于产能释放节奏与需求增速的匹配,短期短缺与长期过剩并存,企业需通过产能扩张与成本控制应对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