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旅游行业呈现国内游稳步恢复、出境游加速修复、入境游逐步回暖的格局。报告涵盖政策背景、市场表现、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及消费者行为变化,展望未来旅游行业高质量复苏趋势。
2025年以来,全球旅游行业逐步从疫情冲击中恢复,中国旅游市场受益于稳定的国内经济环境与政策支持,呈现**“国内游稳步回升、出境游加速修复、入境游逐步回暖”**的格局。
中国政府持续出台促消费政策,推动旅游行业复苏。2025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5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达到3亿人次”的目标;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支持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这些政策为旅游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与资金支持。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2%,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1%,消费信心逐步恢复。旅游作为可选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居民消费升级,**“体验式旅游”“品质旅游”**成为市场主流。
2025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2.3亿人次,同比增长18.7%,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2%;国内旅游收入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其中,短途游、本地游成为主流,占国内游总人数的65%(数据来源:网络搜索)。
2025年上半年,出境旅游人数达到3100万人次,同比增长45.6%,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5%。主要目的地为东南亚(占比60%)、日韩(占比25%),欧洲、北美等远程目的地恢复较慢(占比15%)。出境游消费以购物、餐饮为主,人均消费约8000元,同比增长12%(数据来源:网络搜索)。
2025年上半年,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2.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28%。主要客源国为韩国(占比28%)、日本(占比22%)、美国(占比15%)。入境游恢复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航班尚未完全恢复(仅恢复至2019年的60%)及签证政策限制(数据来源:网络搜索)。
选取**中青旅(600138.SH)、携程(TCOM)、华侨城(000069.SZ)**三家头部旅游企业,分析其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反映行业复苏情况。
2025年上半年,**短途游(行程≤3天)**占国内游总人数的65%,**本地游(半径≤100公里)**占比40%。主要原因是:① 疫情后消费者更重视“安全”,短途游风险更低;② 乡村旅游、露营等新业态的兴起(露营收入同比增长35%)。
80%的游客表示“会优先选择疫情防控措施严格的景区”(数据来源:网络搜索);70%的游客会关注“酒店的卫生评级”“餐饮的食材来源”。旅游企业纷纷推出“健康旅游”产品,如中青旅的“中医养生之旅”、携程的“疫情防控保障险”。
90%的游客会通过在线平台预订旅游产品(数据来源:网络搜索);60%的游客希望获得“智能导游”“VR景点预览”等数字化服务。携程推出“AI旅游顾问”,可根据用户偏好推荐行程;中青旅开发“智慧景区”系统,实现“刷脸入园”“实时客流监测”。
2025年上半年,中国旅游行业呈现**“国内游稳步恢复、出境游加速修复、入境游逐步回暖”的格局,头部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产品创新实现了业绩回升。未来,随着政策支持与消费升级,旅游行业有望实现“高质量复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