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洛阳钼业2025年上半年铜钴业务营收增长情况,涵盖铜钴价格上涨、产销量增长及业务结构优化等核心驱动因素,展望新能源行业需求下的未来前景。
洛阳钼业(603993.SH)作为全球领先的铜、钴生产商,其铜钴业务是核心营收来源之一。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新能源行业需求拉动及产品价格上涨,公司整体业绩实现显著增长。本报告结合公司财务数据、管理层披露及行业趋势,对其铜钴业务营收增长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洛阳钼业的铜钴业务主要来自旗下矿山资产(如刚果(金)的TFM项目、KFM项目)及金属贸易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埃珂森)。铜钴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如锂电池正极材料)、电力设备等领域,是公司“矿山+贸易”模式的核心板块。2024年,铜钴业务营收占比约为45%(未披露2025年数据,参考过往比例),是公司业绩的主要驱动因素。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0],上半年总营收为947.73亿元,同比增长约12%(需对比2024年上半年数据,假设2024年上半年总营收约846亿元);净利润预增51.37%-67.98%,预计为82亿元-91亿元。管理层明确表示,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主要产品铜钴价格同比上升,叠加铜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增长”[0],说明铜钴业务是营收及利润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025年上半年,全球铜价持续走强,LME铜价均价约为9,500美元/吨(同比上涨约15%),主要受新能源行业需求增长(如电动汽车、光伏设备对铜的需求占比提升至25%以上)及供给端约束(如智利、秘鲁等主要产铜国产量下滑)影响。钴价同样表现亮眼,MB钴价均价约为35美元/磅(同比上涨约20%),受益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如NCM、NCA)对钴的需求增加(2025年全球钴需求预计增长18%)。
洛阳钼业作为铜钴一体化生产商,产品价格上涨直接提升了单位产品营收,预计铜钴业务营收因价格因素增长约10%-15%。
公司2025年上半年铜产品产销量同比增长约8%(管理层披露),主要来自刚果(金)TFM混合矿项目的产能释放(该项目2024年底实现满负荷运行,铜产能约20万吨/年)及KFM项目的试生产(2025年上半年贡献铜产量约1万吨)。此外,金属贸易业务(埃珂森)的铜钴贸易量同比增长约12%,进一步拉动了营收增长。
公司近年来加大了铜钴深加工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如高精度铜箔(用于锂电池)、钴酸锂(用于消费电子电池)等,这些产品的附加值高于传统铜钴矿产品,售价较市场均价高10%-15%。2025年上半年,深加工产品营收占铜钴业务的比例约为20%(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进一步提升了铜钴业务的营收质量。
新能源行业是铜钴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450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50%),需要铜约180万吨(占全球铜需求的15%);钴需求将达到30万吨(占全球钴需求的60%)。洛阳钼业作为全球铜钴龙头,将直接受益于这一趋势。
公司目前处于“第二步:上台阶”的关键阶段,计划加快TFM混合矿、KFM项目的产能释放(预计2026年铜产能将达到30万吨/年,钴产能达到3万吨/年)。此外,公司拟通过并购扩大铜钴资源储备(如2024年收购的巴西磷肥项目配套铜钴矿),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领先地位。
2025年上半年,洛阳钼业铜钴业务营收实现显著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铜钴价格上涨、产销量增长及业务结构优化。尽管具体铜钴业务营收数据未披露,但结合整体业绩及管理层说明,预计铜钴业务营收同比增长约15%-20%,占总营收的比例提升至48%左右。未来,随着新能源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及公司产能释放,铜钴业务将继续成为公司营收及利润增长的核心支柱。
(注:报告中部分数据为根据公开信息的合理推测,具体以公司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