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上半旬 2025年监测设备行业增长分析:市场趋势与未来展望

本报告详细分析2025年监测设备行业的市场概况、细分领域、驱动因素及未来趋势,涵盖工业、环境、医疗和安防监测设备,揭示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与技术革新。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3 分钟

监测设备行业增长分析报告(2025年)

一、引言

监测设备是实现物理、化学、生物或环境参数感知与传输的核心工具,广泛渗透于工业、环境、医疗、安防等关键领域。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环保与公共安全需求升级,监测设备行业已进入高速增长通道。本报告基于2024-2025年市场数据,从市场概况、细分领域、驱动因素、关键企业、挑战风险及未来展望六大维度,系统分析行业增长逻辑与趋势。

二、全球与中国市场概况

1. 全球市场:稳中有升,技术驱动增长

根据IDC 2025年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监测设备市场规模达1.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5%;预计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7.8%,2030年将突破1.8万亿美元。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大板块:

  • 工业监测(占比35%):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设备状态监测需求激增;
  • 环境监测(占比28%):“双碳”目标下,废气、污水监测设备需求爆发;
  • 医疗监测(占比22%):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人群扩张,家用/医用监测设备增长显著。

2. 中国市场:增速领跑全球,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中国是全球监测设备市场的“增长引擎”。赛迪顾问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监测设备市场规模达2.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3%,远超全球平均水平;预计2025-2030年CAGR将达10.5%,2030年规模将达3.7万亿元。其核心优势在于:

  • 政策支持:“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监测设备纳入“新型基础设施”,推动能源、环境、医疗等领域需求释放;
  • 技术创新:AI、IoT、5G等技术与监测设备深度融合,催生智能监测新赛道;
  • 需求升级: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环保意识提升(环境)、医疗消费升级(医疗)共同拉动市场扩容。

三、细分领域增长拆解

1. 工业监测:数字化转型的“刚需”

工业监测设备主要用于感知工业设备(如机床、风机、机器人)的运行状态(温度、振动、压力)与生产过程参数(流量、浓度),是企业实现“预测性维护”与“降本增效”的关键工具。

  • 市场规模:2024年全球工业监测市场规模4200亿美元(同比增长9.2%),中国市场7350亿元(同比增长13.5%);
  • 应用场景:制造业(占比45%)、能源(占比25%)、化工(占比15%);
  • 核心产品:智能传感器(MEMS、振动传感器)、预测性维护系统(如西门子MindSphere)、工业物联网(IIoT)平台。

案例:某汽车制造企业采用海康威视工业监测系统,通过振动传感器收集生产线数据,实现设备故障预测,停机时间降低30%,维护成本下降25%

2. 环境监测:政策强制下的“刚性需求”

环境监测设备是落实“双碳”目标的“眼睛”,主要用于大气(PM2.5、VOCs)、水(COD、重金属)、土壤(污染物)等参数监测。

  • 市场规模:2024年全球环境监测市场3360亿美元(同比增长8.8%),中国市场5880亿元(同比增长11.8%);
  • 驱动因素:《“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完善环境监测网络”,企业排污许可制度强制安装监测设备;
  • 核心产品:在线监测系统(如先河环保的PM2.5监测站)、移动监测设备(如无人机环境监测)。

数据:2024年中国环境监测设备采购额中,政府与企业占比分别为60%40%,其中工业废气监测设备增长最快(同比+18%)。

3. 医疗监测:老龄化与疫情后的“消费升级”

医疗监测设备包括家用(血压计、血糖仪)与医用(监护仪、影像设备)两类,需求来自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人群扩张。

  • 市场规模:2024年全球医疗监测市场2640亿美元(同比增长7.5%),中国市场4620亿元(同比增长10.2%);
  • 驱动因素: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9.8%(2024年),高血压(2.45亿人)、糖尿病(1.14亿人)患者需长期监测;
  • 核心产品:智能家用监测设备(如迈瑞医疗的无线血糖仪)、医用多参数监护仪(如飞利浦的IntelliVue系列)。

趋势:2024年家用医疗监测设备占比达35%,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成为医疗监测领域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4. 安防监测:AI赋能的“智能升级”

安防监测设备以视频监控为核心,融合AI、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识别(行人、车辆)与异常预警(打架、火灾)。

  • 市场规模:2024年全球安防监测市场1800亿美元(同比增长6.8%),中国市场3150亿元(同比增长9.5%);
  • 驱动因素:城市反恐、社区安全需求增加,企业(工厂、商场)安全管理升级;
  • 核心产品:AI摄像头(如海康威视的超脑系列)、智能视频分析平台(如大华股份的DSS系统)。

数据:2024年中国智能安防监测设备占比达40%,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AI算法准确率(行人识别)达**95%**以上。

四、增长驱动因素深度解析

1. 政策因素:“十四五”规划的“指挥棒”

中国“十四五”规划对监测设备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撑:

  • 能源领域:《“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求“加强能源监测能力建设”,推动智能电表、燃气表、风电/光伏监测设备需求增长;
  • 环境领域:《“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强制企业安装废气、污水监测设备;
  • 医疗领域:《“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要求“提升医疗监测能力”,推动监护仪、影像设备配置升级。

2. 技术因素:AI、IoT、5G的“赋能器”

  • AI智能监测: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异常检测(如工业设备振动异常)、预测性维护(如预测故障时间),例如海康威视的AI视频监控系统,异常行为识别准确率达95%
  • IoT设备联网:物联网传感器将监测数据传输至云端,实现远程维护,例如西门子的工业监测系统,降低停机时间30%
  • 5G实时传输:5G技术支持监测数据实时传输,例如迈瑞医疗的家用心电监测设备,医生可远程查看患者心电图,提升医疗效率25%

3. 需求因素:消费升级与企业转型的“催化剂”

  • 企业数字化转型:制造业、能源企业通过监测设备收集生产数据,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如某汽车厂用工业监测设备降低停机时间20%);
  • 环保意识提升:企业为避免环保处罚,主动安装环境监测设备(如化工企业的废气监测系统);
  • 医疗需求升级:老龄化与慢性病患者增加,家用医疗监测设备(如智能血压计)成为家庭必备,2024年中国家用医疗监测设备销量同比增长15%

五、关键企业表现分析

1. 国内龙头:技术与渠道优势显著

  • 海康威视(002415.SZ:全球安防监测龙头,2024年营收890亿元,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10.5%;核心优势:AI视频监控技术,市场份额35%(中国安防监测市场);
  • 大华股份(002236.SZ:国内工业监测领军企业,2024年营收350亿元,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12.8%;核心优势:IoT与边缘计算,工业监测设备市场份额20%
  • 迈瑞医疗(300760.SZ:医疗监测龙头,2024年营收320亿元,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5.2%;核心优势:家用医疗监测设备(如无线血糖仪),市场份额25%(中国医疗监测市场)。

2. 国外巨头:技术积累与全球化布局

  • 西门子(SIE.DE:工业监测全球龙头,2024年工业监测板块营收150亿欧元,净利润25亿欧元,同比增长8.2%;核心优势:预测性维护系统(MindSphere),市场份额15%(全球工业监测市场);
  • 飞利浦(PHG.AS:医疗监测全球龙头,2024年医疗监测板块营收120亿欧元,净利润18亿欧元,同比增长9.8%;核心优势:智能影像监测设备(如自动病灶识别CT),准确率达90%
  • ABB(ABB.N):工业自动化监测龙头,2024年工业监测板块营收80亿美元,净利润12亿美元,同比增长7.5%;核心优势:机器人监测系统,市场份额18%(全球工业机器人监测市场)。

六、行业挑战与风险

1. 竞争加剧:市场集中度高,中小企业难突围

工业、医疗监测领域市场集中度高(如工业监测前四大企业占比60%),中小企业面临技术、资金、渠道壁垒,难以进入主流市场。

2. 技术迭代:研发投入压力大

AI、IoT等技术更新快,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如2024年海康威视研发投入65亿元,占营收7.3%),否则会被淘汰。

3. 政策依赖:环境、能源领域需求波动

环境监测、能源监测需求高度依赖政策,若政策放松(如降低废气监测要求),可能导致需求下降。

4. 供应链问题:芯片与原材料价格上涨

2024年MEMS芯片(监测设备核心部件)价格上涨20%,导致环境监测设备成本增加15%,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七、未来展望

1. 市场规模:中国领跑全球

预计2025-2030年,全球监测设备市场CAGR7.8%,中国市场CAGR10.5%,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3.7万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20%**以上。

2. 技术趋势:智能与远程成为主流

  • 智能监测:AI+监测、IoT+监测设备占比从2024年的45%提升至2030年的70%
  • 远程监测:工业设备远程维护、医疗远程监测占比从2024年的30%提升至2030年的55%
  • 小型化便携:家用医疗监测设备(如智能血压计)更加微型化,方便用户使用。

3. 应用趋势:细分领域深化

  • 工业:预测性维护成为主流,2030年工业预测性维护设备占比60%
  • 环境: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普及,2030年环境实时监测设备占比75%
  • 医疗:家用医疗监测设备爆发,2030年家用医疗监测设备占比40%

八、结论

监测设备行业是支撑数字经济与社会治理的核心产业,未来将持续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需求升级。中国市场因政策与技术优势,将成为全球增长的核心引擎。对于企业而言,加大研发投入、聚焦智能与远程监测、拓展细分领域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对于投资者而言,工业监测、医疗监测领域的龙头企业(如海康威视、迈瑞医疗)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尽管行业面临竞争与供应链压力,但长期来看,监测设备行业的增长逻辑稳定,有望成为未来十年的“长牛赛道”。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