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比深圳数字经济与成都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差异,从政策目标、支持重点、产业生态和保障措施四大维度深入分析,探讨两地新兴产业发展的不同路径与经验。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深圳作为全国数字经济的“排头兵”,依托深厚的科技产业基础,将数字经济打造成城市核心竞争力;成都则抓住低空经济这一“新赛道”,凭借地理与产业优势,全力建设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城市。两者均为地方产业政策的典型案例,但因产业属性、发展阶段及城市定位不同,政策支持呈现显著差异。本文从政策目标、支持重点、产业生态、保障措施四大维度,系统分析两者的政策差异,并探讨其背后的逻辑。
深圳数字经济的政策目标聚焦**“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强调“引领性”与“国际化”。根据《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深圳明确提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2022年已达30.5%)”“建成全球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等量化目标,旨在通过数字经济引领全国产业升级,参与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例如,深圳将“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作为双核心,目标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如华为、腾讯、中兴),并推动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成都低空经济的政策目标则定位**“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城市”**,强调“先行性”与“特色化”。根据《成都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3-2030年)》,成都提出“到2030年,低空经济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建成全国领先的低空产业集群”等目标,重点聚焦“低空制造”“低空运营”“低空服务”三大领域,旨在将低空经济打造成城市新兴支柱产业,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成都经验”。例如,成都将“通航制造”(如无人机、小型通航飞机)与“低空应用”(如物流、旅游、应急救援)作为核心方向,目标形成“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全链条产业生态。
深圳数字经济的支持重点集中在数字核心产业与产业数字化转型。具体来看:
成都低空经济的支持重点则覆盖低空全链条,包括制造、运营、基础设施、服务四大领域:
深圳数字经济的产业生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龙头引领、中小企业配套”的格局。深圳拥有华为、腾讯、中兴等全球知名数字经济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技术输出、产业链整合,带动了众多中小企业参与数字经济产业链。例如,华为的5G技术带动了深圳周边的基站设备、芯片、天线等中小企业发展;腾讯的云计算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此外,深圳还通过“产业园区”(如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南山数字经济产业园区)集聚数字经济企业,形成“研发-生产-应用”的全链条生态。
成都低空经济的产业生态则以产学研协同为特色,强调“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企业参与”。成都依托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力量,建立了“低空经济研究院”“无人机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例如,电子科技大学的“无人机飞控系统”技术已转化为企业产品,应用于腾盾科技、极米科技等本地企业;四川大学的“低空交通管理”研究为成都低空航线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此外,成都还设立了“低空经济产业基金”(规模50亿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低空产业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深圳数字经济的保障措施聚焦数字要素供给,包括政策法规、财政税收、人才等方面:
成都低空经济的保障措施则聚焦低空场景落地,包括政策创新、基础设施、安全监管等方面:
深圳数字经济与成都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差异,本质是城市产业定位与发展阶段的差异:
两者的政策经验对其他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综上,深圳数字经济与成都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差异,反映了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多样性与针对性。两者均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未来有望成为各自城市的“名片产业”,为全国产业发展提供“深圳经验”与“成都模式”。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