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渠道中整装模式未来趋势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整装模式(即“设计+施工+材料+家具+软装”的一站式家装解决方案)作为家装行业的新型业态,近年来凭借“省心、高效、标准化”的优势快速崛起。据行业普遍数据显示,当前消费者选择整装的比例已达30%,成为家装渠道的核心增长引擎。本文将从现状概述、驱动因素、未来趋势、挑战风险及案例分析五大维度,系统分析整装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二、整装模式现状概述
1. 市场规模与增长速度
根据头部企业公开数据及行业调研,2024年中国家装市场规模约2.8万亿元,其中整装市场规模约8400亿元(占比30%)。过去5年,整装市场复合增长率达18%,远超传统家装(约6%)及单品类家居(约10%)的增长速度。
2. 竞争格局
整装市场呈现“头部集中、中小企业分化”的格局:
- 头部企业:居然之家(000785.SZ)、东易日盛(002713.SZ)、金螳螂(002081.SZ)等通过“大家居”战略布局,占据约**40%**的市场份额;
- 区域玩家:如浙江圣都装饰、广东靓家居等,凭借本地化服务优势占据区域市场;
- 跨界玩家:房地产企业(如万科“万链装饰”)、家居电商(如红星美凯龙“星易家”)通过流量导入切入整装领域。
三、整装模式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1. 消费者需求升级:从“碎片化”到“一站式”
- 效率需求:Z世代(1995-2010年出生)成为家装主力,他们更倾向于“一次选择、全程托管”的模式,避免传统家装“找设计师、选材料、盯施工”的碎片化流程;
- 品质需求:新中产家庭对家装的“标准化品质”要求提高,整装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如居然之家的“自有品牌材料库”)确保材料环保性与施工精度;
- 个性化需求:整装模式从“基础套餐”向“定制化”延伸(如东易日盛的“全案设计”),满足消费者对“风格、功能、智能”的个性化需求。
2. 行业供给侧改革:传统家装企业的转型必然
- 传统家装痛点:传统家装公司多为“中介型”模式(仅对接设计师与施工队),存在“增项收费、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无保障”等问题,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 头部企业布局:居然之家、金螳螂等企业通过“垂直整合”(从设计到施工再到材料),打造“整装闭环”:
- 居然之家:建立“泛家居服务生态”,涵盖设计、施工、家居销售、智能家居等环节,通过“装修管家”数字化系统监控施工过程;
- 金螳螂:依托公装(如酒店、写字楼施工)的管理经验,推出“金螳螂家”整装品牌,强调“施工标准化”与“质量管控”。
3. 技术赋能:数字化提升整装效率与透明度
- 设计数字化:VR/AR技术(如居然之家的“虚拟样板间”)让消费者提前体验装修效果,降低设计沟通成本;
- 施工数字化: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如东易日盛的“BIM施工管理系统”)实现“精准下料、误差控制”,提升施工效率约20%;
- 供应链数字化:头部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如居然之家的“家居供应链平台”)整合上游材料厂商,降低采购成本约15%,并实现“材料溯源”(消费者可查询材料产地与环保认证)。
4. 政策环境:行业规范化推动整装模式普及
- 政策层面:《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要求“家装企业必须具备施工资质”“明确材料与施工标准”,推动行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 消费环境:“互联网+家装”的普及(如美团、抖音的家装直播)让消费者更易接触整装模式,加速市场教育。
三、整装模式未来趋势预测
1. 渗透率持续提升:2030年或达**50%**以上
- 行业调研显示,未来5年整装市场复合增长率将保持15%以上,预计2030年整装比例将升至50%,成为家装渠道的“主流模式”;
- 驱动因素:年轻一代消费习惯固化(Z世代占家装人群比例将达60%)、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后价格更具竞争力)、技术赋能(如AI设计降低设计成本)。
2. 模式升级:从“基础整装”到“智能+定制”
- 智能整装:随着智能家居(如小米、华为的“全屋智能”)的普及,整装模式将整合“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照明”等环节,成为“智能家庭”的入口;
- 定制化整装:从“风格定制”向“功能定制”延伸(如针对“三孩家庭”的“儿童房功能设计”、针对“老年家庭”的“适老化改造”),满足细分人群需求;
- 场景化整装:与房地产企业合作(如居然之家与万科的“拎包入住”项目),针对“新房交付”场景提供“定制化整装方案”,拓展流量来源。
3. 供应链整合深化:头部企业的“护城河”
- 头部企业将通过“自有品牌”(如居然之家的“Juran Home”材料品牌)、“战略投资”(如东易日盛投资材料厂商)等方式,控制供应链关键环节,降低成本并提升质量;
- 供应链的“数字化”与“规模化”将成为中小企业的“准入门槛”,未来只有具备“供应链整合能力”的企业才能存活。
4. 数字化转型:AI与大数据成为核心竞争力
- AI设计: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如根据用户浏览记录推荐设计风格),提升设计效率与准确性;
- 施工管理数字化:通过“物联网”(如智能摄像头、传感器)实时监控施工进度与质量,降低“偷工减料”风险;
- 客户运营数字化:通过“CRM系统”(如居然之家的“会员体系”)跟踪客户需求,提供“售后维修、软装升级”等增值服务,提升客户粘性。
四、整装模式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1. 竞争加剧:中小企业面临淘汰
- 头部企业的“规模效应”与“品牌优势”将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未来3-5年,预计**50%**的中小家装公司将退出市场;
- 跨界玩家(如房地产、电商)的进入(如美团的“家装频道”),进一步加剧竞争。
2. 服务标准化难度:“个性化”与“标准化”的平衡
- 整装模式需要兼顾“个性化设计”与“标准化施工”,但当前部分企业仍存在“设计与施工脱节”(如设计方案无法落地)的问题;
- 施工环节的“标准化”需要大量投入(如金螳螂的“施工人员培训体系”),中小企业难以承担。
3. 成本压力:原材料与人工成本上升
- 原材料价格(如木材、瓷砖)波动较大,头部企业通过“长期协议”锁定成本,但中小企业仍面临成本压力;
- 人工成本(如施工工人)持续上升(年增长率约8%),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4. 消费者信任问题:行业口碑有待提升
- 部分整装企业存在“虚假宣传”(如“低价套餐”隐藏增项)、“售后无保障”(如维修拖延)等问题,影响行业整体口碑;
- 消费者对“整装模式”的认知仍需提升(如认为“整装价格高于传统家装”),需要企业通过“透明化定价”(如居然之家的“一口价套餐”)建立信任。
五、案例分析:头部企业的整装布局
1. 居然之家(000785.SZ):“大家居”生态闭环
- 业务布局:居然之家以“大家居”为主业,通过“品牌与管理输出”拓展三四线城市连锁,同时布局“自营+IP”业务(如“中商世界里”购物中心);
- 整装进展:居然之家的“整装业务”占比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35%,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8%(主要来自整装业务);
- 核心优势:“泛家居服务生态”(设计、施工、家居、智能)与“数字化平台”(如“装修管家”),提升客户体验。
2. 东易日盛(002713.SZ):“全案设计+整装交付”
- 业务模式:东易日盛强调“设计驱动”,推出“全案设计”(从户型规划到软装搭配)与“整装交付”(材料+施工+家具)的组合模式;
- 业绩表现:2024年整装业务营收占比达40%,净利润同比增长25%(主要来自设计费与材料销售);
- 核心优势:“设计能力”(拥有1000+资深设计师)与“供应链整合”(与100+材料厂商合作),满足高端消费者需求。
3. 金螳螂(002081.SZ):“公装经验赋能整装”
- 业务转型:金螳螂从“公装龙头”向“家装+公装”双轮驱动转型,2024年整装业务营收占比达25%;
- 核心优势:公装的“施工管理经验”(如“工程监理体系”)与“质量管控”(如“施工标准手册”),提升整装的施工质量;
- 未来规划:计划3年内将整装业务占比提升至40%,通过“金螳螂家”品牌拓展三四线城市市场。
六、结论与投资建议
1. 结论
整装模式是家装行业的必然趋势,未来将成为家装渠道的“主流模式”(2030年渗透率预计达50%以上)。其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消费者需求升级、行业供给侧改革、技术赋能,而头部企业(如居然之家、东易日盛、金螳螂)将凭借“供应链整合、数字化能力、品牌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2. 投资建议
- 关注头部企业:居然之家(000785.SZ)、东易日盛(002713.SZ)、金螳螂(002081.SZ)等布局整装的企业,其“大家居”生态与数字化能力将支撑未来增长;
- 规避中小企业:中小家装公司面临“竞争加剧、成本压力”等风险,投资价值较低;
- 关注技术赋能企业:如提供“BIM施工管理系统”“供应链数字化平台”的科技企业,将受益于整装模式的普及。
数据来源:居然之家(000785.SZ)2024年年报、东易日盛(002713.SZ)2025年半年报、金螳螂(002081.SZ)公开资料、行业调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