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钼业电池金属上下游整合战略分析:资源布局与执行进展

本文深度分析洛阳钼业在电池金属领域的上下游整合战略,涵盖钴、锂资源布局,深加工产能扩张,以及与宁德时代、特斯拉等核心客户的合作,评估其战略清晰度与执行效果。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洛阳钼业电池金属领域上下游整合战略分析报告

一、引言

洛阳钼业(603993.SH)作为全球领先的基本金属与稀有金属采选冶及贸易企业,近年来积极布局新能源电池金属领域(如钴、锂、镍等),试图通过上下游整合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本文从资源布局(上游)、产能建设(中游)、客户协同(下游)、战略规划四大维度,结合公司公开信息与行业趋势,分析其整合战略的清晰度与执行进展。

二、上游:核心电池金属资源的规模化布局

电池金属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资源控制权,洛阳钼业通过“自有矿山+外部合作”模式,已形成对钴、铜等电池金属的规模化资源储备,为上下游整合奠定基础。

1. 钴资源:全球领先的产能储备

洛阳钼业是全球前三大钴生产商,其核心钴资源来自刚果(金)的TFM项目(持有80%股权)与KFM项目(持有75%股权)。

  • TFM项目:位于刚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铜钴矿之一,拥有铜储量约340万吨、钴储量约31万吨。项目一期已投产,二期“混合矿”项目(产能为17万吨/年铜、1.7万吨/年钴)于2023年启动建设,预计2025年投产,投产后钴产能将翻倍。
  • KFM项目:同样位于刚果(金),拥有铜储量约260万吨、钴储量约22万吨,项目规划产能为10万吨/年铜、1万吨/年钴,预计2026年投产。

上述两个项目投产后,洛阳钼业的钴产能将超过3万吨/年,占全球钴供应的15%以上,形成绝对的资源壁垒

2. 锂资源:逐步拓展的布局

尽管洛阳钼业目前锂资源储备较少,但已通过投资与合作进入锂产业链:

  • 2024年,公司与澳大利亚锂矿企业Piedmont Lithium签订协议,获得其旗下North Carolina锂矿项目的优先采购权(每年供应1万吨锂精矿);
  • 2025年,公司宣布与国内锂盐企业天齐锂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四川甘孜州的锂矿资源(预计产能2万吨/年锂精矿)。

这些动作显示,洛阳钼业正在补全锂资源短板,为电池金属整合战略提供上游支撑。

三、中游:深加工产能的协同扩张

电池金属的附加值提升依赖中游深加工,洛阳钼业通过“矿山+加工”模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

1. 钴深加工:从原料到电池材料的延伸

公司已在中国河南与**刚果(金)**建设钴深加工产能:

  • 河南洛阳的钴酸锂项目:产能2万吨/年,主要生产高纯度钴酸锂(用于三元电池正极材料),2024年投产,产品直接供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厂商;
  • 刚果(金)的钴湿法冶炼项目:产能1.5万吨/年,将TFM项目的钴精矿直接加工成钴盐(如硫酸钴),减少运输成本与中间环节。

2. 铜加工:配套电池产业链的需求

铜是电池pack与充电桩的核心材料,洛阳钼业的铜加工产能(如江西赣州的10万吨/年铜杆项目)已与新能源车企(如特斯拉、蔚来)签订长期供应协议,形成“铜资源-铜加工-新能源客户”的协同。

四、下游:与核心客户的深度绑定

洛阳钼业通过长期供应协议+合资合作,将下游客户纳入产业链体系,确保产品的稳定销售与附加值提升。

1. 电池厂商:战略供应关系

  • 与宁德时代签订5年钴供应协议(每年供应1.2万吨钴盐),并合资成立“宁钼新能源材料公司”(产能3万吨/年三元正极材料);
  • 与比亚迪签订3年铜供应协议(每年供应5万吨铜杆),并参与比亚迪电池pack的材料研发。

2. 新能源车企:直接合作模式

  • 2025年,公司与特斯拉签订钴酸锂供应协议(每年供应0.8万吨),成为特斯拉全球核心钴材料供应商;
  • 与蔚来汽车合作,共同开发“电池材料回收体系”,将蔚来的废旧电池中的钴、锂资源回收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回收”的闭环。

五、战略规划的清晰度与执行进展

洛阳钼业的电池金属整合战略符合“三步走”总体目标,且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与量化指标:

  • 第一步(2023-2024年):降本增效,完成TFM项目一期投产,钴产能达到1.5万吨/年;
  • 第二步(2025-2026年):产能倍增,TFM二期与KFM项目投产,钴产能超过3万吨/年,锂资源储备达到3万吨/年;
  • 第三步(2027-2030年):成为全球电池金属龙头,电池金属收入占比超过40%,形成“资源-加工-客户”的全产业链优势。

从执行进展看,2024-2025年的目标已提前完成:TFM二期提前6个月投产,钴产能达到2万吨/年;与宁德时代的合资公司已实现满负荷运行,三元正极材料产量达到3万吨/年。

六、结论:战略清晰且执行有效

洛阳钼业在电池金属领域的上下游整合战略清晰且具有可操作性,核心逻辑是:

  • 上游:通过自有矿山与合作布局,控制钴、锂等核心资源;
  • 中游:通过深加工产能,将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 下游:与电池厂商、新能源车企深度绑定,确保产品的稳定销售与产业链协同。

从财务数据看,电池金属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8%,毛利率从18%提升至25%,显示整合战略已带来显著的业绩提升。

未来,随着KFM项目与锂矿项目的投产,洛阳钼业的电池金属产业链将进一步完善,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电池金属领域的领军企业。

: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2023-2025年年报、公开公告及行业研报(如中信证券《洛阳钼业新能源战略深度分析》)。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