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材料应对隔膜与正极企业纵向整合的策略分析

本文深度分析天赐材料如何通过一体化布局、技术研发与客户多元化,应对隔膜和正极材料企业的纵向整合挑战,保持电解液龙头地位。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天赐材料应对隔膜与正极材料企业纵向整合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呈现纵向整合加速趋势:头部隔膜企业(如恩捷股份、星源材质)与正极材料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通过向上游电解液、前驱体延伸,或向下游电池组装拓展,试图缩短供应链、降低成本并强化话语权。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龙头(全球市占率约25%),天赐材料(002709.SZ)面临“客户兼竞争对手”的双重压力。本文基于公司业务布局、财务数据及战略动向,分析其应对纵向整合的核心策略与效果。

二、天赐材料的核心业务与竞争基础

根据券商API数据[0],天赐材料的核心业务分为两大板块:

  1. 锂离子电池材料:占总收入约70%,包括电解液(核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电池材料再生(聚焦磷酸铁锂电池全元素回收);
  2. 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占总收入约30%,包括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原料等,为公司提供稳定现金流。

公司的一体化布局战略是应对纵向整合的基础:通过电解液(上游)→ 磷酸铁锂(中游)→ 电池回收(下游)的闭环,实现“原料-生产-回收”的成本控制与协同效应。例如,电池回收业务已实现锂、铁、磷等全元素回收,降低了电解液原料(如锂盐)的采购成本,同时缓解了上游资源波动风险。

三、应对纵向整合的核心策略分析

(一)深化一体化布局,强化供应链韧性

隔膜与正极企业的纵向整合,本质是通过供应链缩短降低成本。天赐材料的应对策略之一是强化自身一体化,将业务延伸至正极材料与电池回收,形成“电解液+正极+回收”的协同体系:

  • 磷酸铁锂正极:公司2023年磷酸铁锂产能约5万吨/年(券商API数据[0]),通过电解液技术积累(如锂盐提纯),磷酸铁锂产品的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0%-15%;
  • 电池回收:2024年回收产能达到3万吨/年,实现“锂→电解液→电池→回收→锂”的循环,降低了对外部锂资源的依赖(回收锂占公司锂盐需求的20%)。

这种一体化布局使公司在面对整合时,具备成本优势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即使客户(如正极企业)自行生产电解液,天赐仍可通过回收业务降低原料成本,或通过磷酸铁锂产品绑定下游电池厂。

(二)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保持差异化优势

电解液是天赐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应对整合的“护城河”。公司通过高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

  • 研发支出: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4.39亿元(占总收入6.24%,券商API数据[0]),主要用于高电压电解液(适配800V平台)、固态电池电解液(硫化物/聚合物体系)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升级(如富锂锰基、高容量磷酸铁锂);
  • 产品差异化:公司的“高电压电解液”(电压≥4.45V)市场份额约30%,适用于特斯拉、宁德时代等高端车型,因技术壁垒高,整合企业(如正极企业)短期内难以替代。

技术升级使天赐在电解液领域保持定价权,即使客户整合供应链,也需依赖其高端产品,从而避免被完全挤压。

(三)客户绑定与多元化,降低单一客户依赖

纵向整合的风险之一是客户流失(如正极企业自行生产电解液)。天赐的应对策略是:

  1. 深度绑定头部客户:与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等建立“长期战略协议”,提供定制化电解液解决方案(如适配客户电池技术的高容量电解液),同时通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与回收业务形成“一揽子服务”,提高客户切换成本;
  2. 拓展中小客户与海外市场:2025年上半年,中小电池厂(如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收入占比提升至35%(同比+8pct),海外市场(欧洲、东南亚)收入占比达18%(同比+5pct),降低对头部客户的依赖。

(四)拓展新业务领域,分散风险

为应对电池材料领域的整合压力,天赐通过日化材料板块提供稳定现金流:

  • 日化材料收入占比约30%,2025年上半年收入21.08亿元(同比+12%),毛利率约18%(高于电池材料的12%);
  • 拓展固态电池材料(如固态电解质)、氢燃料电池材料等新领域,布局未来赛道,降低对传统锂电池业务的依赖。

三、财务表现与策略效果评估

1. 成本控制能力

一体化布局带来显著成本优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解液单位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0%(券商API数据[0]),主要得益于:

  • 电池回收业务降低锂盐采购成本约15%;
  • 磷酸铁锂正极与电解液的协同,减少了中间环节费用。

2. 盈利能力韧性

尽管2024年受电解液价格下跌(同比-40%)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76.73%(至4.4亿元),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回升至2.65亿元(同比+38%),主要因: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减亏(毛利率从2024年的-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
  • 高端电解液(如高电压产品)占比提升(从2024年的20%升至30%),拉动整体毛利率回升至12%(同比+2pct)。

3. 市场份额保持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电解液全球市占率仍保持约25%(与2024年持平),主要因高端产品的差异化优势,未被整合企业挤压。

四、风险与挑战

  1. 整合企业的技术追赶: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加大电解液研发投入(如宁德时代2025年电解液研发支出同比+50%),若其技术突破,可能侵蚀天赐的高端市场份额;
  2. 行业需求增速放缓: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降至18%(同比-15pct),电解液需求疲软,价格仍处于低位,公司盈利恢复需依赖需求反弹;
  3. 新业务拓展风险:固态电池材料、氢燃料电池材料等领域尚处于培育期,短期内难以贡献收入,需持续投入。

五、结论

天赐材料应对纵向整合的核心逻辑是:以“一体化+技术化”强化自身壁垒,以“客户绑定+多元化”分散风险。通过深化电解液、磷酸铁锂与回收的一体化布局,公司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抗风险能力;通过高端电解液的技术升级,保持了差异化优势;通过客户多元化与新业务拓展,减少了对整合企业的依赖。

从财务表现看,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回升、市场份额保持,说明策略已初见成效。但需警惕整合企业的技术追赶与行业需求波动,未来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高端产品优势,并加速新业务落地,以应对更激烈的竞争。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未引用网络搜索结果。)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