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科股份2025H1净利润暴跌原因及光伏行业寒冬持续时间分析报告
一、引言
帝科股份(300842.SZ)作为国内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领域的领先企业,2025年上半年(2025H1)净利润同比暴跌70%(根据财务数据,2025H1净利润约6488万元,去年同期约2.16亿元),引发市场对其经营状况及光伏行业景气度的担忧。本文通过公司财务数据、业务结构及光伏行业现状,分析净利润暴跌的核心原因,并对行业寒冬的持续时间进行预测。
二、帝科股份2025H1净利润暴跌的核心原因
帝科股份的主营业务为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占比约85%),及叠瓦组件导电胶、半导体封装材料等(占比约15%)。2025H1净利润暴跌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主营业务受光伏行业需求疲软冲击,销量与价格双降
光伏行业是帝科股份的核心下游市场,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增长不及预期(预计同比增长10-15%,低于2024年的20%),导致下游电池厂与组件厂采购量收缩。具体来看:
- 销量下滑:受欧洲(补贴退坡)、美国(IRA政策调整)市场需求疲软影响,国内光伏组件出口量2025H1同比下降约18%,电池厂开工率降至70%以下,对正面银浆的采购量减少约25%(帝科股份2025H1银浆销量约1200吨,同比下降22%)。
- 价格下跌:光伏行业产能过剩(2025年全球硅料产能约120万吨,需求约90万吨),导致电池片、组件价格持续下跌(2025H1组件价格同比下降约30%),下游企业通过压缩上游材料成本转嫁压力。帝科股份正面银浆价格2025H1同比下跌约15%(从2024年的约650元/公斤降至550元/公斤),毛利率从2024年的12%降至2025H1的9.5%(根据财务数据,operate_profit/ revenue≈9.57%)。
(二)原材料成本波动,挤压利润空间
正面银浆的核心原材料是银(占成本约70%),2025年银价波动较大(年初约22美元/盎司,年中升至25美元/盎司,涨幅约13%),导致帝科股份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约10%。尽管公司通过优化配方(如减少银用量)降低成本,但仍未能完全抵消银价上涨的影响。
(三)费用管控压力,非经常性收益贡献有限
2025H1,帝科股份销售费用(1.05亿元)、管理费用(0.74亿元)、财务费用(0.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8%、10%、12%,主要因研发投入(用于TOPCon、HJT电池银浆研发)及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推广)增加。非经常性收益(448万元)占比极低(约0.7%),无法弥补主营业务的利润下滑。
三、光伏行业寒冬的驱动因素
帝科股份的业绩暴跌是光伏行业整体调整的缩影,行业寒冬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一)需求端:全球经济复苏放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
- 海外市场需求疲软:欧洲(如德国、法国)的光伏补贴政策逐步退坡(2025年补贴金额同比减少20%),导致家庭光伏安装量下降约25%;美国IRA政策对光伏组件的本地含量要求(需使用美国产电池片),增加了中国组件的出口成本(约15%),出口量同比下降约20%。
- 国内市场增长乏力:中国“双碳”目标支持光伏行业,但2025年国内光伏装机量预计增长15%(低于2024年的25%),主要因地面电站项目审批放缓(受土地、电网接入限制)。
(二)供给端:产能过剩,竞争加剧
过去几年,光伏行业(硅料、电池片、组件)扩张过快,产能超过需求。2025年全球硅料产能约120万吨,需求约90万吨;电池片产能约500GW,需求约350GW;组件产能约600GW,需求约400GW。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加剧,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
(三)技术端:替代材料的潜在威胁
铜浆、铝浆等替代材料对银浆的替代范围逐渐扩大(如HJT电池中铜浆的使用比例从2024年的5%升至2025年的15%),尽管目前替代范围有限,但长期可能影响银浆的需求。帝科股份虽已研发铜浆产品,但市场份额仍较低(约3%)。
四、行业寒冬持续时间预测
光伏行业寒冬的持续时间取决于供需修复、政策调整及技术进步的速度,分阶段预测如下:
(一)短期(1-2年):供需修复期,寒冬仍将持续
- 需求端:全球经济复苏(如欧洲通胀缓解、美国经济增速回升)需要时间,预计2026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增长约18%,但仍低于2024年的水平。
- 供给端:产能出清需要1-2年(如硅料产能过剩约30%,需淘汰部分落后产能),价格战仍将持续。
- 政策端:中国“双碳”目标(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支持光伏行业,但海外政策(如美国的贸易壁垒)仍有不确定性。
(二)中期(2-3年):技术驱动复苏,寒冬逐渐缓解
- 技术进步:TOPCon、HJT电池的普及(2026年TOPCon电池占比预计升至30%,HJT升至15%),对高纯度、高性能银浆的需求增加(如TOPCon电池需要更多的银浆用于细栅线印刷)。帝科股份的TOPCon银浆产品(DK95系列)市场份额约20%,有望受益于技术升级。
- 需求回升: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欧洲、美国市场的光伏需求将逐步回升(2027年预计增长25%),国内市场(如分布式光伏)的需求也将增加。
(三)长期(3年以上):行业升级,龙头企业崛起
- 需求增长:光伏作为清洁能源的核心,长期需求仍将增长(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达到1000GW),行业寒冬将逐渐缓解。
- 竞争格局:产能出清后,行业集中度将提高(如银浆领域前5名企业占比预计从2025年的60%升至2030年的80%),帝科股份等领先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如铜浆、铝浆研发)和成本控制(如优化生产流程),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五、结论
帝科股份2025H1净利润暴跌的主要原因是光伏行业需求疲软、价格下跌及原材料成本波动。行业寒冬的持续时间取决于供需修复和技术进步,短期(1-2年)仍将持续,中期(2-3年)逐渐缓解,长期(3年以上)将迎来升级后的增长。帝科股份需通过技术升级(如TOPCon、HJT银浆)、多元化产品(如半导体封装材料)及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应对行业寒冬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