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达电子HJT低温银浆研发与客户进展深度分析

本文深入分析光达电子在HJT低温银浆领域的研发进展与客户拓展,探讨其技术壁垒、行业前景及潜在挑战,为投资者提供关键决策参考。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光达电子HJT低温银浆研发与客户进展分析报告

一、引言

HJT(异质结)电池作为下一代高效光伏技术的核心路线,其低温工艺(≤200℃)对银浆的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低温银浆需同时满足高导电性、良好的印刷性、与HJT电池基底(如ITO、TCO)的强附着力及长期可靠性,是HJT电池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材料之一。光达电子(假设为国内电子材料龙头企业)作为光伏银浆领域的参与者,其在HJT低温银浆的研发与客户拓展进展,直接关系到公司在HJT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及长期增长潜力。本文基于公开信息(注:未获取到光达电子关于HJT低温银浆的具体披露),结合行业逻辑与同类企业经验,对其可能的布局方向进行分析。

二、HJT低温银浆行业背景与技术壁垒

(一)行业需求驱动

HJT电池的转换效率已突破26%(实验室水平),显著高于PERC电池(约23.5%),且具备低衰减、高双面率、弱光性能优的特点。随着HJT电池产能加速释放(2025年全球HJT产能预计超300GW),低温银浆的市场需求将从2024年的约500吨增长至2027年的超2000吨,复合增长率超50%[0](券商API数据)。

(二)技术壁垒

  1. 配方设计:需平衡银粉粒径(纳米级/亚微米级)、粘结剂(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溶剂(高沸点、低粘度)及添加剂(如分散剂、流平剂)的比例,确保低温固化后形成连续导电网络。
  2. 工艺适配性:需满足HJT电池的“印刷-固化”一体化流程(如丝网印刷精度±10μm、固化时间≤30秒),避免因银浆收缩率过高导致电池裂片。
  3. 可靠性要求:需通过IEC 61215标准(光伏组件寿命25年),确保在高温高湿(85℃/85%RH)环境下,银浆与基底的接触电阻变化率≤10%。

三、光达电子研发进展推测(基于行业常规路径)

(一)研发投入方向

光达电子作为传统光伏银浆企业(假设其PERC银浆市占率约10%),若布局HJT低温银浆,研发投入大概率集中在以下领域:

  1. 银粉优化:采用“核-壳结构”银粉(如银包铜、银包镍),降低银含量(从PERC银浆的70%降至50%以下),同时保持导电性;或开发“片状银粉+纳米银线”复合体系,提升印刷分辨率。
  2. 粘结剂体系:选用“热塑性+热固性”双组分粘结剂,解决低温固化时粘结剂交联密度不足的问题,增强与ITO基底的附着力。
  3. 固化工艺:联合HJT电池企业(如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开发“红外固化+热风固化”组合工艺,缩短固化时间至20秒以内,适配GW级产能需求。

(二)研发阶段判断

若光达电子于2023年启动HJT低温银浆研发,按行业常规进度(实验室研发→中试→量产),2025年大概率处于“中试线验证”阶段(产能10-20吨/年),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

  • 中试线印刷良率(目标≥95%);
  • 固化后银浆层的柔韧性(避免电池弯曲时开裂);
  • 与HJT电池的“钙钛矿叠层”工艺适配性(如兼容钙钛矿层的低温沉积)。

四、客户进展分析(基于产业链合作逻辑)

(一)潜在客户类型

HJT电池企业对低温银浆的选择,通常遵循“先验证后批量”的流程,光达电子的客户拓展大概率从以下两类企业切入:

  1. 第二梯队HJT企业:如爱康科技、东方日升等,其产能规模较小(1-5GW/年),对银浆的性价比敏感度较高,愿意与新供应商合作验证。
  2. 组件企业的HJT产能:如天合光能、阿特斯等,其通过垂直一体化布局HJT电池,需多元化银浆供应商以降低供应链风险。

(二)合作模式推测

  1. 联合开发:与HJT电池企业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共同优化银浆配方与印刷工艺(如晶科能源与苏州固锝的合作模式)。
  2. 小批量供货:向客户提供1-2吨/月的试用品,验证银浆的“效率增益”(如HJT电池转换效率提升0.2-0.3%)及“成本降低”(如银浆成本从0.3元/W降至0.25元/W)。

五、挑战与展望

(一)面临的挑战

  1. 竞争加剧:目前HJT低温银浆市场主要由日本京都电子(Kyoto Electronics)、德国贺利氏(Heraeus)占据(合计市占率约70%),国内企业(如苏州固锝、帝科股份)已通过中试线验证,光达电子需快速缩小技术差距。
  2. 成本压力:HJT低温银浆的银含量虽低于PERC银浆,但纳米银粉的价格(约3000元/公斤)是传统银粉(约500元/公斤)的6倍,需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二)展望

若光达电子能在2026年前实现HJT低温银浆量产(产能50吨/年),并获得1-2家头部HJT企业的批量订单,预计该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假设2027年HJT银浆收入占比超15%)。此外,随着HJT电池效率进一步提升(如27%),低温银浆的“高导电性”需求将持续增强,光达电子若能在配方设计上实现突破(如银含量降至40%以下),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六、结论与建议

光达电子在HJT低温银浆的研发与客户进展,目前公开信息较少,但基于行业逻辑,其布局该领域的概率较高。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信号:

  1. 研发投入公告:若公司披露“HJT低温银浆研发项目”(如投入超1亿元),则表明其已启动相关布局;
  2. 客户合作信息:若与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HJT龙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则说明其产品已进入验证后期;
  3. 产能规划:若公告“HJT低温银浆产能扩建”(如2026年产能超30吨/年),则表明其即将量产。

由于公开信息有限,以上分析均为推测。如需获取光达电子HJT低温银浆的具体数据(如研发投入、客户名单、产能规划),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通过券商专业数据库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