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科技AI大模型研发进展及财经分析报告,涵盖公司AI战略布局、技术积累、财务支撑及行业竞争地位,展望未来技术储备与增长协同。
汉王科技(002362.SZ)作为国内人工智能(AI)产业的先行者,深耕模式识别与智能交互领域二十余载,形成了以手写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人脸识别、笔迹输入为核心的技术矩阵,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其中,手写汉字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OCR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积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0]。
近年来,公司顺应AI技术迭代趋势,调整业务结构,聚焦“人脸及生物特征识别”“OCR与大数据”“笔触控与轨迹”“智能终端产品”四大方向,推动AI技术从“技术研发”向“场景落地”转型。依托京津冀地区电子行业垂直一体化精密制造基地,公司实现了“软硬件结合”的发展模式,产品覆盖电子政务、个人办公、移动通信等领域,并辐射至日本、北美等海外市场[0]。
2025年,公司将大模型技术列为前沿研发的核心方向之一,与仿生机器人、嗅觉识别等技术共同构成长期技术储备。根据2025年半年度财务预报,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加,其中部分投入用于大模型的算法优化、数据训练及场景适配[0]。
大模型作为AI技术的“基础设施”,其研发需要深厚的算法积累与数据支撑。汉王科技在模式识别、OCR等领域的多年沉淀,为大模型研发提供了关键基础:
目前,公司大模型技术处于孵化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效益。主要原因包括: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3亿元(同比增长,具体增速未披露),但净利润亏损501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亏损的核心原因在于研发投入加大与市场推广费用增加: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加,主要用于:
公司在AI柯氏音血压计、数字绘画等领域加大销售推广投入(如2025年京东618电纸书营销),旨在提升用户对“AI+硬件”产品的认知。这些投入虽短期增加了销售费用,但为未来产品规模化销售奠定了基础。
在AI大模型领域,汉王科技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积累与场景落地能力:
随着AI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将成为公司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尽管目前这些技术处于孵化阶段,但长期来看,将助力公司拓展新兴领域(如仿生机器人、嗅觉识别),占据先发技术优势。
此外,公司在数字绘画、AI读写智能本等领域的增长(如2025年京东618电纸书销量排名第一),为研发投入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支撑,有助于平衡“短期亏损”与“长期发展”的关系。未来,若大模型技术实现场景落地(如仿生机器人量产、嗅觉识别应用于医疗领域),公司有望迎来业绩的爆发式增长。
汉王科技在AI大模型领域的进展,体现了“长期技术储备”与“短期业务增长”的协同策略。尽管当前大模型技术处于孵化阶段,短期内难以贡献利润,但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软硬件结合的落地能力及稳定的现金流支撑,有望在未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关注公司研发投入的效率(如大模型技术的场景落地进度)及短期业务的增长(如数字绘画、AI读写智能本的销量),以判断其长期投资价值。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