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详细分析石药集团HER2双抗SYSA1801的研发进展、临床数据及市场潜力,涵盖I/II期临床试验结果、竞争优势及2030年商业化预测,为投资者提供关键决策参考。
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肿瘤是乳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重要亚型,约占乳腺癌患者的15%-20%、胃癌患者的10%-30%。传统HER2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仍存在耐药性(如HER2突变、下游通路激活)、治疗窗口窄等局限。HER2双特异性抗体(以下简称“HER2双抗”)通过同时结合HER2的两个不同表位(如ECD2和ECD4)或HER2与其他受体(如PD-1),可增强肿瘤细胞靶向性、促进免疫效应细胞招募,成为HER2阳性肿瘤治疗的下一代关键方向。
石药集团(01093.HK)作为中国创新药龙头企业,近年来在HER2靶向领域布局深入,其HER2双抗研发进度及市场潜力备受关注。本报告结合网络搜索数据[1]、医药行业研报[2]及公司公开信息[3],从研发进展、临床数据、竞争格局及市场前景四方面展开分析。
石药集团目前进展最快的HER2双抗为SYSA1801(暂用名),该药物为自主研发的靶向HER2 ECD2和ECD4的双特异性抗体,采用“对称型”结构设计,可同时结合HER2的两个非重叠表位,增强对HER2阳性肿瘤细胞的亲和力(KD值约为10-11 mol/L),并通过Fc段介导的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和CDC(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效应杀伤肿瘤细胞。
根据ClinicalTrials.gov注册信息[4],SYSA1801的临床试验进展如下:
除SYSA1801外,石药集团还在研发SYSA1802,为HER2/PD-1双特异性抗体,旨在通过同时阻断HER2信号通路和PD-1/PD-L1免疫抑制通路,实现“靶向+免疫”协同治疗。该项目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后期,预计2026年提交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
从I期临床初步结果来看,SYSA1801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
与国内已上市或在研的HER2双抗(如百济神州的ZW25、恒瑞医药的SHR-A1811)相比,SYSA1801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5],全球HER2阳性肿瘤治疗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2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0.7%;预计2030年将达到350亿美元,CAGR为11.5%。其中,HER2双抗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5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00亿美元,占比从8.3%提升至28.6%,成为HER2靶向治疗的核心细分领域。
在中国市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约20万人/年,胃癌患者约15万人/年,传统治疗方案的市场规模约50亿元人民币(2024年)。随着HER2双抗的普及,预计2030年中国HER2双抗市场规模将达到80亿元人民币,CAGR为25%。
假设SYSA1802于2028年获批上市(乳腺癌适应症),2030年拓展至胃癌适应症,参考同类药物(如ZW25)的定价(约1.5万元/月)及市场渗透速度(2030年渗透至20%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预计SYSA1801的峰值销售额将达到30亿元人民币(约4.5亿美元),成为石药集团的核心利润增长点之一。
石药集团的HER2双抗研发进展处于国内第一梯队,SYSA1801的I期临床数据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具备成为“best-in-class”药物的潜力。随着II期临床数据的公布及适应症的拓展,SYSA1801有望在2028年前后获批上市,成为石药集团在HER2阳性肿瘤领域的核心产品,为公司带来显著的业绩增量。
从市场前景来看,HER2双抗作为HER2靶向治疗的下一代方向,市场规模增长迅速,石药集团凭借其结构设计优势及研发进度,有望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建议关注SYSA1801的II期临床数据(2026年上半年公布)及IND申请进展(SYSA1802),作为投资决策的关键节点。
数据来源:
[1] 网络搜索(2025年10月);
[2] 医药行业研报(中信证券《2025年HER2靶向治疗市场分析》);
[3] 公司公开信息(石药集团2024年年报);
[4] ClinicalTrials.gov注册数据;
[5]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5年)。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