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合集成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3.36%,高于国内同行。报告分析其研发方向、行业对比及长期价值,聚焦OLED显示驱动芯片与CIS芯片技术进展。
根据券商API数据[0],晶合集成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的**研发支出(rd_exp)**为6.95亿元,总收入(total_revenue)为51.98亿元,因此研发投入占比约为:
[ \text{研发投入占比} = \frac{\text{研发支出}}{\text{总收入}} \times 100% = \frac{6.95}{51.98} \times 100% \approx 13.36% ]
这一比例处于半导体行业中等偏上水平(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约10%-15%),符合晶圆代工企业“重研发、轻资产”的商业模式特征——晶圆代工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以提升制程能力、优化工艺技术,从而满足客户对高端芯片的需求。
根据公司2025年中报预告[0],“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5%”。结合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6.95亿元计算,2024年上半年研发支出约为:
[ 2024年上半年研发支出 = \frac{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1+15%} = \frac{6.95}{1.15} \approx 6.04亿元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51.98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约46.25亿元,假设2024年全年收入92.49亿元均匀分布)增长约12.4%。研发投入增速(15%)高于收入增速(12.4%),说明公司在收入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体现了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晶合集成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CIS(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两大领域,且技术进展顺利:
这些研发方向均聚焦于高附加值、高增长的细分领域:OLED显示驱动芯片受益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全球OLED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1000亿美元);CIS芯片则受益于汽车智能化、消费电子升级(全球CIS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300亿美元)。
晶合集成13.36%的研发投入占比高于国内同行,接近三星电子等国际龙头,说明公司在研发投入力度上已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研发投入的核心目标是提升产品结构与市场份额。晶合集成的研发投入已取得明显成效:
研发投入的增加会导致**管理费用(admin_exp)**上升(2025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1.83亿元,同比增长约10%),从而短期挤压利润空间(202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2.30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但这种“短期费用压力”是晶圆代工企业的必经之路——研发投入的回报周期通常为2-3年,需通过后续产品销售实现利润释放。
晶合集成2025年上半年13.36%的研发投入占比,体现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研发投入增长快于收入、聚焦先进制程与高端芯片、产品结构优化等特征,说明公司正在从“规模扩张”向“技术驱动”转型。
随着28nm OLED显示驱动芯片、55nm CIS芯片等高端产品的批量生产,公司的研发投入将逐步转化为利润,预计2026年起利润将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2026年净利润将达8-10亿元,同比增长约50%)。
总结:晶合集成的研发投入占比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研发方向符合市场趋势,研发投入的“有效性”逐步显现。短期需承受费用压力,长期则有望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利润增长,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