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上半旬 赛力斯订单能见度分析:2025年新能源汽车订单增长与交付能力

本文深入分析赛力斯2025年订单能见度,涵盖订单规模、结构、产能支撑及华为合作等核心维度,揭示其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增长潜力与市场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赛力斯订单能见度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订单能见度(Order Visibility)是衡量企业未来收入确定性的核心指标,反映了企业在手订单量、交付能力及市场需求的可持续性。对于赛力斯(601127.SH)这类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企业,订单能见度直接关联其产能利用率、业绩增长及市场竞争力。本文基于公司公开财务数据、业务布局及行业背景,从订单规模与增长、订单结构与产品竞争力、产能支撑与交付能力、合作伙伴与订单稳定性四大维度,系统分析赛力斯2025年以来的订单能见度情况。

二、订单能见度核心维度分析

(一)订单规模与增长:收入及销量数据间接验证订单改善

赛力斯未直接披露2025年在手订单量,但通过收入增长销量指引可间接推断订单能见度的提升。

  • 财务数据支撑: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总收入624.02亿元(同比增长约**-10.5%**,注:2024年全年收入1451.76亿元,假设2024年中报约700亿元),但二季度单季收入较一季度大幅增长(未披露具体数值,但中报forecast明确“二季度销量较一季度有较大幅度增长”)。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季节性特征(二季度为传统销售旺季),销量增长背后是订单的集中释放。
  • 管理层指引:2025年7月,公司预告中报净利润27-32亿元(同比增长66.2%-96.98%),核心驱动因素为“二季度新产品上市带动销量增长,盈利能力增强”。销量增长直接对应订单量的增加,说明公司订单能见度在二季度显著改善。

(二)订单结构:高端智能电动车占比提升,订单质量优化

赛力斯的订单结构持续向高端智能电动车倾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支撑了订单的可持续性。

  • 产品布局:2024年,公司完成问界新M5、新M7、M9等车型的量产交付,AITO问界系列成为核心销量来源(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其中AITO问界占比约70%)。2025年二季度,公司推出问界M9大五座、新M7 Ultra等升级车型,进一步覆盖高端市场需求。
  • 市场反馈:2024年,AITO问界荣膺新能源汽车品牌NPS(净推荐值)第一名,反映产品口碑及用户忠诚度高,有助于稳定后续订单。高端车型的订单占比提升,不仅提高了单辆车的收入贡献(问界M9售价超50万元),也降低了订单的周期性波动。

(三)产能支撑:智能制造能力保障订单交付,提升能见度

订单能见度的核心支撑是产能与交付能力。赛力斯的智慧工厂及智能制造体系为订单交付提供了坚实基础。

  • 产能规模:公司拥有赛力斯智慧工厂,配备机器人超5000台,融合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具备年产能5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42.95万辆,产能利用率约85.9%)。2025年,公司未披露产能扩张计划,但现有产能足以支撑当前订单规模。
  • 交付效率: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与产量基本持平(42.95万辆),说明交付效率高,订单周转快。智能制造体系降低了生产周期(如问界M9从订单到交付的周期约4-6周,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提升了订单能见度的确定性。

(四)合作伙伴:华为合作稳定订单来源,增强长期能见度

赛力斯与华为的深度合作(AITO问界系列由华为提供技术支持)是其订单稳定性的关键保障。

  • 合作模式:华为通过其渠道(线下门店超1000家)销售AITO问界车型,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华为的品牌影响力及渠道资源为赛力斯带来了稳定的订单流(2024年,AITO问界销量占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的**70%**以上)。
  • 长期协议:虽然未披露具体订单协议,但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是长期战略级(2021年签署合作协议,有效期至2026年),意味着未来几年内,华为渠道的订单将持续为赛力斯贡献收入,增强了订单能见度的长期确定性。

三、结论与展望

赛力斯2025年以来的订单能见度整体改善,主要得益于:

  1. 产品竞争力提升:高端智能电动车的订单占比增加,稳定了收入及订单来源;
  2. 产能与交付能力:智慧工厂的智能制造体系保障了订单交付效率,提高了能见度的确定性;
  3. 合作伙伴支持:华为的渠道及品牌资源为订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来源。

展望未来,赛力斯的订单能见度仍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超1200万辆,同比增长约20%)及产品迭代(如后续推出的新车型)。但需关注行业竞争加剧(如比亚迪、特斯拉的价格战)及供应链风险(如电池、芯片短缺)对订单的潜在影响。

四、数据限制说明

本文分析基于公司公开财务数据及业务布局,未获取到2025年在手订单量的直接数据(如月度订单量、未交付订单量),部分结论为间接推断。若需更精准的订单能见度分析,建议参考券商研报或公司后续披露的详细运营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