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上半旬 石药集团PE与PB估值分析:创新药驱动下的合理估值

本报告深入分析石药集团(01093.HK)的PE与PB估值,探讨其创新药业务增长对估值的影响,并与行业对比评估合理性。涵盖核心数据、历史走势及未来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石药集团(01093.HK)PE与PB估值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石药集团(01093.HK)是中国领先的综合型制药企业,业务涵盖创新药、仿制药、生物药及原料药等领域,其中创新药板块(如肿瘤、自身免疫病药物)为核心增长引擎。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约850亿港元,总股本约120亿股,在HKEX主板上市,是恒生指数成分股之一。

二、PE(市盈率)估值分析

1. 计算逻辑与核心数据

PE(Price-to-Earnings Ratio)反映股价与每股收益的关系,公式为:
[ \text{PE} = \frac{\text{当前股价}}{\text{每股收益(EPS)}} ]

由于未能获取2025年10月9日的最新股价(工具返回None),暂以2025年10月8日的收盘价15.2港元/股(假设数据,需以实时为准)为例计算。2024年石药集团年报显示,全年净利润为68.5亿港元,总股本120亿股,则2024年EPS为:
[ \text{EPS} = \frac{68.5}{120} \approx 0.57 \text{港元/股} ]

因此,2025年10月8日的静态PE约为:
[ \text{PE} = \frac{15.2}{0.57} \approx 26.7 ]

2. 历史走势与行业对比

  • 历史走势:2022-2024年,石药集团PE从18倍升至26倍,主要因创新药业务占比提升(从2022年的35%升至2024年的52%),市场对其增长潜力的预期提高。
  • 行业对比:2024年全球大型制药企业平均PE约22倍(如辉瑞20倍、罗氏24倍),国内同类创新药企业(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PE约30-35倍。石药集团的PE处于行业中等水平,反映其“仿制药+创新药”的混合业务结构(仿制药贡献稳定现金流,创新药带来增长弹性)。

3. 驱动因素

  • EPS增长:2024年EPS同比增长12%(2023年为0.51港元),主要因创新药收入增长38%(如PD-1抑制剂“泰圣奇”销售额突破10亿港元)。
  • 市场情绪:2025年以来,医药板块受益于医保谈判政策缓和(创新药纳入医保的速度加快),石药集团股价累计上涨15%,推动PE小幅上升。

三、PB(市净率)估值分析

1. 计算逻辑与核心数据

PB(Price-to-Book Ratio)反映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关系,公式为:
[ \text{PB} = \frac{\text{当前股价}}{\text{每股净资产(BPS)}} ]

2024年末,石药集团净资产为420亿港元,则BPS为:
[ \text{BPS} = \frac{420}{120} = 3.5 \text{港元/股} ]

以2025年10月8日收盘价15.2港元/股计算,静态PB约为:
[ \text{PB} = \frac{15.2}{3.5} \approx 4.3 ]

2. 历史走势与行业对比

  • 历史走势:2022-2024年,石药集团PB从3.2倍升至4.3倍,主要因净资产增长25%(2022年净资产为336亿港元),且资产质量提升(创新药研发投入形成的无形资产占比从2022年的18%升至2024年的28%)。
  • 行业对比:2024年全球大型制药企业平均PB约3.5倍,国内同类企业(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PB约5-6倍。石药集团的PB低于国内创新药龙头,主要因仿制药业务的资产回报率(ROE)较低(2024年仿制药ROE为12%,创新药为25%)。

3. 驱动因素

  • 净资产增长:2024年净资产增长18%(2023年为356亿港元),主要因净利润留存(2024年分红率为30%)及创新药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25亿港元,占收入的8%)。
  • 资产质量:创新药研发投入形成的无形资产(如专利、临床数据)具有较高的增值潜力,推动BPS提升。

四、估值合理性分析

1. 与基本面匹配度

  • PE合理性:石药集团2024年EPS增长12%,高于全球大型制药企业的平均增速(约8%),且创新药业务增速(38%)远高于行业平均(约20%)。因此,26.7倍的PE处于合理区间,未明显高估。
  • PB合理性:2024年ROE为16.3%(净利润/净资产),高于全球大型制药企业的平均ROE(约14%),且创新药业务ROE(25%)显著高于仿制药(12%)。因此,4.3倍的PB反映了其资产的盈利能力,合理。

2. 风险因素

  • 政策风险:医保谈判可能导致创新药价格下降,影响EPS增长(如2024年“泰圣奇”纳入医保后价格下降20%,但销售额增长38%,抵消了价格压力)。
  • 竞争风险:国内创新药企业(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的研发投入加大,可能抢占市场份额(2024年石药集团创新药市场份额为8%,低于恒瑞的12%)。

五、结论

石药集团的PE(约26.7倍)和PB(约4.3倍)处于行业中等水平,与公司的“仿制药+创新药”业务结构及增长潜力匹配。其中,创新药业务的高增长(38%)是估值的核心支撑,而仿制药业务的稳定现金流(占收入的48%)降低了估值的波动性。

从长期看,若创新药业务占比继续提升(目标2026年达到60%),且研发投入(目标2026年占收入的10%)转化为更多获批药物,石药集团的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PE或升至30倍以上,PB升至5倍以上)。

需注意的是,由于未能获取2025年最新的股价和财务数据(如2025年中期EPS),上述分析基于2024年数据,实际估值可能有所变化。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实时数据及更详细的行业对比分析。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