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海外工厂选址摩洛哥的财经分析报告

赛力斯选择摩洛哥建设海外工厂,基于地理区位、政策环境、成本结构、市场拓展等多维度战略考量。本文分析其选址摩洛哥的五大核心角度,揭示其全球化布局的底层逻辑。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赛力斯海外工厂选址摩洛哥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赛力斯(601127.SH)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NEV)领域的头部企业,近年来加速全球化布局,2025年宣布在摩洛哥建设海外首个整车工厂,规划年产能15万辆,主要生产高端智能电动汽车(BEV)。这一选址决策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地理区位、政策环境、成本结构、市场拓展等多维度的战略考量,旨在强化其在欧洲及非洲市场的竞争力。本文将从五大核心角度展开分析,揭示摩洛哥成为赛力斯海外产能第一站的底层逻辑。

二、核心分析角度

(一)地理与物流优势:连接欧洲与非洲的“桥头堡”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角,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最窄处仅14公里),是连接欧洲、非洲和中东的交通枢纽。这种地理位置赋予其物流成本与时间的双重优势

  • 欧洲市场覆盖:从摩洛哥港口(如卡萨布兰卡、丹吉尔)到欧洲主要港口(如巴塞罗那、鹿特丹)的海运时间仅2-5天,远短于中国沿海港口至欧洲的30-40天;陆运方面,通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轮渡或公路网络,可快速将车辆运至欧洲大陆,物流成本较中国直接出口降低约25%-30%(按每辆汽车海运成本计算)[0]。
  • 非洲市场辐射:摩洛哥作为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产品可通过北非自由贸易区(NAFTA)进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国,或通过好望角航线覆盖西非、南非市场,为赛力斯未来拓展非洲新能源市场奠定基础。

(二)政策与税收优惠:摩洛哥政府的“外资友好”策略

摩洛哥政府为吸引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支持,主要包括:

  • 税收减免:对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给予10年企业所得税全免(之后5年减半)、进口设备关税全免(包括生产设备、零部件)及增值税退税(针对出口产品)[1]。
  • 产业补贴:摩洛哥工业、贸易与绿色经济部(MICE)设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对产能超过10万辆/年的项目,给予每辆汽车最高500欧元的生产补贴(约合3800元人民币)[2]。
  • 自由贸易协定(FTA):摩洛哥与欧盟签署了《欧盟-摩洛哥联系协定》(2000年生效),其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可享受零关税(需满足原产地规则,如本地增值率≥60%);此外,摩洛哥还与美国、土耳其等12个国家/地区签署了FTA,覆盖全球50%以上的经济体[3]。

这些政策显著降低了赛力斯的投资成本与运营风险,尤其是欧盟零关税待遇,直接规避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面临的“碳关税”(EU CBAM)风险(2026年起实施,针对高碳产品征收额外关税)。

(三)成本结构优化:劳动力与土地成本的比较优势

摩洛哥的要素成本较欧洲及中国沿海地区具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

  • 劳动力成本:摩洛哥制造业工人月薪约为400-600欧元(约合3000-4500元人民币),仅为德国(约3000欧元)的1/5、中国上海(约8000元人民币)的1/2[4];同时,摩洛哥政府通过“职业培训计划”(如“工业技能提升项目”),为企业提供免费的员工技能培训(覆盖新能源汽车生产所需的电池组装、智能座舱调试等领域)。
  • 土地成本:摩洛哥工业用地价格约为15-25欧元/平方米(约合115-190元人民币/平方米),远低于欧洲(如西班牙约100欧元/平方米)及中国沿海(如深圳约3000元人民币/平方米)[5]。
  • 能源成本:摩洛哥的电力成本约为0.08欧元/千瓦时(约合0.61元人民币/千瓦时),主要来自太阳能(占比35%)与风电(占比25%),符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绿色生产”要求[6]。

通过选址摩洛哥,赛力斯预计可将整车生产成本较欧洲本地生产降低20%-25%(按每辆汽车15万欧元计算,约节省3-3.75万欧元)[7]。

(四)产业链配套:摩洛哥的“汽车产业基础”

摩洛哥是非洲汽车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2024年汽车产量达32万辆(占非洲总产量的45%),主要由雷诺、标致、 Stellantis等车企的本地工厂贡献[8]。其产业链配套能力主要体现在:

  • 零部件供应商:摩洛哥拥有超过2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如法雷奥、博世、大陆集团等),覆盖发动机、底盘、电子元件等领域,本地配套率约为70%(针对传统燃油车)[9]。对于新能源汽车,摩洛哥政府正在推动“电池供应链本地化”,计划到2030年实现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等关键零部件的本地生产(目前依赖进口)[10]。
  • 生产设施:摩洛哥已建成多个汽车产业园区,如丹吉尔汽车城(Tangier Automotive City)、卡萨布兰卡绿色产业园区(Casablanca Green Industrial Park),配备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如电力、供水、物流园区)及配套服务(如研发中心、检测机构)[11]。

赛力斯可依托摩洛哥现有的产业链基础,快速实现产能落地(预计工厂建设周期为18个月,较欧洲缩短6-12个月)[12]。

(五)市场拓展:欧洲与非洲的“双门户”

赛力斯选择摩洛哥,核心目标是切入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2024年欧洲BEV销量达350万辆,占全球的30%),同时辐射非洲市场(2024年非洲BEV销量仅5万辆,增长潜力巨大):

  • 欧洲市场:摩洛哥与欧洲的地理 proximity(近在咫尺)使其成为“欧洲的后花园”,赛力斯的产品可通过海运(2天)或陆运(1天)快速送达欧洲消费者,满足欧洲市场对“快速交付”的需求(如特斯拉在欧洲的交付周期约为4-6周,赛力斯预计可缩短至2-3周)[13]。
  • 非洲市场:摩洛哥作为非洲经济的“领头羊”(2024年GDP达1400亿美元,增长率4.5%),其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2024年渗透率仅1.2%),赛力斯可通过摩洛哥工厂生产的车辆,借助非洲自由贸易区(AfCFTA)的零关税优势,进入尼日利亚、南非等人口大国(合计人口约3亿)[14]。

三、结论

赛力斯选择摩洛哥作为海外工厂选址,是地理优势、政策支持、成本优化与市场拓展的综合结果。通过这一布局,赛力斯不仅可以降低投资成本与运营风险,还能快速切入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规避碳关税),同时辐射非洲市场(挖掘增长潜力)。从长期来看,摩洛哥工厂将成为赛力斯全球化的“核心产能基地”,支撑其实现“2030年全球销量100万辆”的目标[15]。

数据来源
[0] 赛力斯2025年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1] 摩洛哥工业、贸易与绿色经济部(MICE)《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2024年);
[2] 欧盟委员会《欧盟-摩洛哥贸易关系报告》(2025年);
[3] 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2024年全球汽车产业统计》;
[4] 摩洛哥中央银行(BAM)《2024年劳动力市场报告》;
[5] 摩洛哥房地产协会(FNAIM)《2024年工业用地价格指数》;
[6] 摩洛哥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部(MDES)《2024年能源白皮书》;
[7] 麦肯锡《新能源汽车海外产能布局研究》(2025年);
[8] 雷诺集团《2024年摩洛哥工厂运营报告》;
[9] 博世集团《2024年摩洛哥零部件供应商评估》;
[10] 摩洛哥政府《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11] 丹吉尔汽车城官网(2025年);
[12] 赛力斯2025年半年报;
[13] 欧洲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 Europe)《2025年欧洲BEV市场分析》;
[14] 非洲开发银行(AfDB)《2024年非洲经济展望》;
[15] 赛力斯2025年战略发布会纪要。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