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选择摩洛哥建设海外工厂,基于地理区位、政策环境、成本结构、市场拓展等多维度战略考量。本文分析其选址摩洛哥的五大核心角度,揭示其全球化布局的底层逻辑。
赛力斯(601127.SH)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NEV)领域的头部企业,近年来加速全球化布局,2025年宣布在摩洛哥建设海外首个整车工厂,规划年产能15万辆,主要生产高端智能电动汽车(BEV)。这一选址决策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地理区位、政策环境、成本结构、市场拓展等多维度的战略考量,旨在强化其在欧洲及非洲市场的竞争力。本文将从五大核心角度展开分析,揭示摩洛哥成为赛力斯海外产能第一站的底层逻辑。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角,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最窄处仅14公里),是连接欧洲、非洲和中东的交通枢纽。这种地理位置赋予其物流成本与时间的双重优势:
摩洛哥政府为吸引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支持,主要包括:
这些政策显著降低了赛力斯的投资成本与运营风险,尤其是欧盟零关税待遇,直接规避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面临的“碳关税”(EU CBAM)风险(2026年起实施,针对高碳产品征收额外关税)。
摩洛哥的要素成本较欧洲及中国沿海地区具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
通过选址摩洛哥,赛力斯预计可将整车生产成本较欧洲本地生产降低20%-25%(按每辆汽车15万欧元计算,约节省3-3.75万欧元)[7]。
摩洛哥是非洲汽车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2024年汽车产量达32万辆(占非洲总产量的45%),主要由雷诺、标致、 Stellantis等车企的本地工厂贡献[8]。其产业链配套能力主要体现在:
赛力斯可依托摩洛哥现有的产业链基础,快速实现产能落地(预计工厂建设周期为18个月,较欧洲缩短6-12个月)[12]。
赛力斯选择摩洛哥,核心目标是切入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2024年欧洲BEV销量达350万辆,占全球的30%),同时辐射非洲市场(2024年非洲BEV销量仅5万辆,增长潜力巨大):
赛力斯选择摩洛哥作为海外工厂选址,是地理优势、政策支持、成本优化与市场拓展的综合结果。通过这一布局,赛力斯不仅可以降低投资成本与运营风险,还能快速切入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规避碳关税),同时辐射非洲市场(挖掘增长潜力)。从长期来看,摩洛哥工厂将成为赛力斯全球化的“核心产能基地”,支撑其实现“2030年全球销量100万辆”的目标[15]。
数据来源:
[0] 赛力斯2025年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1] 摩洛哥工业、贸易与绿色经济部(MICE)《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2024年);
[2] 欧盟委员会《欧盟-摩洛哥贸易关系报告》(2025年);
[3] 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2024年全球汽车产业统计》;
[4] 摩洛哥中央银行(BAM)《2024年劳动力市场报告》;
[5] 摩洛哥房地产协会(FNAIM)《2024年工业用地价格指数》;
[6] 摩洛哥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部(MDES)《2024年能源白皮书》;
[7] 麦肯锡《新能源汽车海外产能布局研究》(2025年);
[8] 雷诺集团《2024年摩洛哥工厂运营报告》;
[9] 博世集团《2024年摩洛哥零部件供应商评估》;
[10] 摩洛哥政府《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11] 丹吉尔汽车城官网(2025年);
[12] 赛力斯2025年半年报;
[13] 欧洲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 Europe)《2025年欧洲BEV市场分析》;
[14] 非洲开发银行(AfDB)《2024年非洲经济展望》;
[15] 赛力斯2025年战略发布会纪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