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晶晨股份车载芯片业务布局、技术优势及市场前景,涵盖财务表现、研发投入与行业挑战,展望汽车智能化机遇下的增长潜力。
晶晨股份(688099.SH)作为全球领先的无晶圆半导体系统设计厂商,其业务覆盖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多个领域。其中,车载芯片业务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布局的核心赛道之一,依托其在多媒体SoC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逐步向汽车智能化市场渗透。本文从业务布局与技术进展、客户与市场渗透、财务表现与研发投入、挑战与展望四大维度,对其车载芯片业务进展进行系统分析。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车载芯片业务是晶晨股份的核心业务领域之一,主要聚焦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SoC芯片的研发与销售。该类芯片是汽车智能化的关键组件,负责支持车内多媒体播放、导航、 connectivity(如5G/Wi-Fi)、人机交互(HMI)等功能,是汽车座舱智能化的“大脑”。
晶晨股份在车载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源于其多年积累的超高清多媒体编解码与显示处理技术、系统IP设计能力及CPU/GPU整合能力:
尽管公司未公开车载芯片的具体制程,但结合其终端芯片(如W系列)的技术路径,推测其车载芯片采用7nm或更先进的制程工艺(如5nm)。先进制程有助于降低芯片功耗(适配汽车电源限制)、提升计算性能(支持多屏显示与AI交互),符合车载芯片“高性能、低功耗”的核心需求。
根据公司简介[0],晶晨股份的客户群包括全球顶级运营商、OEM、ODM,其中车载芯片业务的客户主要为汽车行业的核心玩家。尽管公司未公开具体车载客户名单,但结合其在智能终端领域的成功(如2024年W系列终端芯片销量突破1400万颗),推测其车载芯片已进入部分主流车企的供应链,或通过运营商、ODM厂商间接渗透至汽车市场。
晶晨股份的车载芯片业务并非独立拓展,而是依托其在智能终端芯片(如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的成功经验,向汽车领域延伸。例如,其W系列终端芯片(用于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等)的高销量(2024年累计销量超3000万颗),证明了公司在低功耗、高可靠性芯片设计上的能力,这种能力可直接迁移至车载芯片领域(如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对功耗与可靠性的严格要求)。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0]:
晶晨股份坚持“研发驱动增长”的策略,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5114万元(占营收比例约1.53%)[0],主要用于车载芯片的技术迭代与产品开发。此外,公司在系统IP设计、CPU/GPU整合、车规级可靠性(如AEC-Q100认证)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为车载芯片的商业化落地提供技术支撑。
晶晨股份的车载芯片业务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依托其在多媒体SoC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全球客户群,逐步向汽车智能化市场渗透。尽管面临竞争激烈、认证周期长等挑战,但随着行业增长机遇(汽车智能化)与公司技术迭代(如先进制程、车规级认证)的支撑,其车载芯片业务有望成为未来营收与利润的重要增长点。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信息[0]及行业研究报告,因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的车载芯片具体产品发布或客户合作信息,部分内容为基于历史表现与行业趋势的合理推测。)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