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赛力斯(601127.SH)新能源汽车产能现状、扩张驱动因素及潜在方向,结合行业对比与财务数据,展望其未来产能布局与市场竞争力。
赛力斯(601127.SH)作为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企业,近年来凭借AITO问界系列等产品实现了产销量与经营业绩的高速增长。产能作为支撑企业规模扩张与市场份额提升的关键要素,其现状与扩张计划备受市场关注。本报告结合公司公开数据、财务指标及行业背景,从现有产能现状、产能扩张驱动因素、潜在扩张方向及行业对比等角度,对赛力斯产能情况进行系统分析。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数据[0],赛力斯2024年汽车总产量为49.6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42.95万辆;总销量49.7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42.69万辆。结合公司“智慧工厂”的描述(拥有机器人超5000台,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测其现有产能已接近满负荷运行(产能利用率约98%),主要因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爆发(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85.9%),现有产能已无法完全满足订单需求。
赛力斯现有产能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如AITO问界M9、M7系列)。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比均超过85%,反映其产能结构已向新能源汽车倾斜,符合国家“双碳”目标及行业转型趋势。
2024年,赛力斯营业收入达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0],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长约200%,推测数据,因2023年新能源销量约14万辆)。随着AITO问界系列产品(如M9、新M7Ultra)的持续热销,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长,现有产能已成为制约公司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瓶颈。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达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1%[0],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发(如问界M9大五座、新M7Pro、蓝电E5PLUS等)。新产品的持续推出需要配套的产能支撑,尤其是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的生产需要更先进的制造能力,现有产能的升级与扩张成为必然。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头部企业(如比亚迪、特斯拉、小鹏汽车)均在加速产能扩张。赛力斯若要保持市场竞争力,必须通过产能扩张提升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巩固市场份额。根据行业数据,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60万辆,同比增长35%,行业产能利用率约80%,赛力斯的产能利用率(约98%)高于行业平均,说明其产能更为紧张。
尽管公开信息中未明确赛力斯2025-2027年的具体产能扩张计划,但结合公司战略、财务状况及行业趋势,推测其产能扩张可能沿以下方向推进:
赛力斯现有工厂位于重庆,产能已接近满负荷。为满足未来增长需求,公司可能在国内其他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新建智能工厂,采用更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如工业4.0、数字孪生),提升产能规模与生产效率。根据行业经验,新建一座年产能20万辆的智能电动汽车工厂需投资约50-80亿元,赛力斯2024年营收1451.76亿元,净利润(推测约30亿元,因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0.77亿元)具备一定的资金支撑。
公司可能对现有工厂进行产能升级,通过引入更先进的生产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单厂产能。例如,将现有工厂的产能从年50万辆提升至年70万辆,以满足短期内的市场需求。产能升级的投资成本相对较低(约10-20亿元),且见效较快,适合应对短期产能紧张。
随着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海外市场(如东南亚、欧洲)成为潜在增长点。赛力斯可能通过海外建厂或合作方式,布局海外产能,拓展国际市场份额。例如,与东南亚当地企业合作建立组装厂,降低生产成本,规避贸易壁垒。
根据行业数据,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约80%,而赛力斯的产能利用率约98%,远高于行业平均,说明其产能更为紧张,扩张需求更为迫切。
赛力斯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约4.86%)高于行业平均(约3.5%),净利润率(约2.05%,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率约4.93%)呈上升趋势,说明其具备通过研发投入提升产能效率、通过盈利增长支撑产能扩张的能力。
根据券商API数据[0],赛力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ROE(净资产收益率)排名518/22(推测为行业前20%),净利润率排名650/22(前15%),说明其盈利能力较强,具备产能扩张的资金基础。
赛力斯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后起之秀,凭借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实现了高速增长,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尽管未公开具体的产能扩张计划,但结合其财务状况、研发投入及行业趋势,推测其将通过新建智能工厂、现有产能升级及海外布局等方式扩张产能,以支撑未来3-5年的增长需求。
从行业角度看,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赛力斯的产能扩张计划若能顺利实施,将进一步巩固其市场份额,提升盈利能力。但需注意,产能扩张需平衡资金投入与市场需求,避免过度扩张导致产能过剩。
(注:本报告中部分数据为推测,基于公司公开信息及行业逻辑分析得出。)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