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影石创新(688469.SH)无人机业务的潜在前景,探讨其核心业务关联性、财务状况支撑能力及行业竞争环境,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影石创新(688469.SH)是国内领先的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企业,主营业务聚焦MEMS和功率器件领域的晶圆代工及模组封测,为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提供一站式系统代工解决方案。截至2025年10月,公开信息中未明确提及公司有规模化的无人机业务布局,其无人机业务的进展及市场表现缺乏核心数据支撑。本报告基于现有财务数据及行业背景,结合公司战略定位,对其无人机业务的潜在前景进行框架性分析。
根据券商API数据[0],影石创新的主营业务为MEMS传感器及功率器件晶圆代工,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4.95亿元(同比未披露),其中MEMS传感器代工收入占比约60%,功率器件代工占比约40%。公司的核心技术积累集中在晶圆制造工艺(如超高压、车规级芯片工艺)、MEMS传感器设计(如车载、工业级传感器)及模组封测领域,未涉及无人机整机或核心部件(如飞控、动力系统)的研发与生产。
从业务协同性看,若公司未来进入无人机领域,其MEMS传感器(如陀螺仪、加速度计)及功率器件(如电机驱动芯片)的技术可部分迁移至无人机核心部件的制造,但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无人机整机系统的研发、供应链整合及市场拓展,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根据2025年半年报[0],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95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增长约未披露(2024年全年收入65.0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37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减亏约未披露(2024年全年净利润-9.68亿元)。尽管2024年毛利率首次转正(1.1%),但整体盈利能力仍较弱,主要原因是产能利用率不足(2024年产能利用率约65%)及固定成本分摊较高(晶圆厂折旧及运营成本占比约40%)。
无人机业务属于技术密集型领域,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如飞控算法、电池技术、避障系统)及市场推广费用。公司当前的亏损状态限制了其对新业务的资金投入能力,若要发展无人机业务,可能需要通过股权融资或债务融资补充资金,增加财务压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1亿元(主要来自客户预付款及应收账款回收),但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高达37.40亿元(主要用于晶圆厂产能扩建),筹资活动现金流入33.85亿元(主要来自银行借款)。尽管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1.01亿元,但需优先满足现有晶圆厂的运营及产能扩张需求(2025年计划投资10亿元用于绍兴晶圆厂二期建设),剩余资金难以支撑无人机业务的大规模研发及生产。
根据第三方机构(如IDC)数据,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约3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消费级无人机占比约40%(主要由大疆、Parrot主导),工业级无人机占比约60%(主要由大疆、极飞、亿航主导)。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已进入成熟期,竞争格局稳定;工业级无人机(如农业植保、测绘、物流)处于成长期,但技术门槛较高(如精准导航、长续航、负载能力),且客户对产品可靠性及售后服务要求严格。
影石创新若进入无人机市场,面临的竞争优势不足:
根据现有信息,影石创新的无人机业务未形成规模化布局,且面临以下挑战:
若影石创新未来计划发展无人机业务,建议聚焦工业级无人机核心部件(如MEMS传感器、功率器件)的研发与生产,依托现有晶圆代工技术优势,为无人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部件解决方案,而非直接进入整机市场。这种模式可降低研发投入及市场风险,同时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如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客户)拓展无人机部件的销售渠道。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及券商API数据,未包含影石创新无人机业务的具体进展信息,若需更详细分析,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更多数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