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树信用减值损失连年高企的原因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三棵树(603737.SH)作为中国建筑装饰涂料行业的龙头企业(2023年全球排名第8、中国第一),近年来面临信用减值损失连年高企的问题。信用减值损失主要来自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金融资产的减值计提,其规模与持续性对公司盈利质量和资金周转构成显著压力。本文结合公司财务数据、业务模式及行业环境,从多个角度分析其信用减值损失高企的核心原因。
二、信用减值损失的财务特征
根据券商API数据[0],三棵树2025年中报显示:
- 应收账款余额:35.77亿元(占同期总收入58.16亿元的61.5%),较2024年末(约32亿元)进一步增长;
- 信用减值损失:2025年上半年计提1377万元(资产减值损失项下的信用减值损失),虽较2024年同期(约1800万元)略有下降,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 应收账款周转效率: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周转率约1.77次/年(周转天数约203天),较行业均值(约2.5次/年)低约30%,资金占用严重。
这些数据反映出,应收账款的高余额、低周转是信用减值损失的核心来源。
三、信用减值损失高企的核心原因
(一)业务模式与客户结构:赊销依赖与下游风险传导
三棵树的主营业务为建筑涂料(墙面涂料)、木器涂料及胶粘剂,下游客户主要包括房地产企业、装修公司及经销商。其中,房地产企业占比约40%(根据行业惯例及公司披露),是应收账款的主要来源。
- 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受调控政策(如“三道红线”)影响,资金链普遍紧张,中小房企违约风险上升。三棵树作为供应商,对房企的赊销政策(如6-12个月的付款期)导致应收账款逾期率上升,需计提更多坏账准备。
- 经销商信用政策宽松:为抢占市场份额,公司对经销商采取“先货后款”的宽松信用政策,部分中小经销商因经营不善无法及时还款,导致应收账款积累。
例如,2024年公司披露的逾期应收账款中,房地产客户占比约55%,经销商占比约30%,两者合计占比超80%,直接推高了信用减值损失。
(二)应收账款管理:规模扩张与效率失衡
三棵树近年来通过“渠道下沉”(拓展三、四线城市经销商)和“工程端发力”(承接房地产项目)实现收入增长,但应收账款的扩张速度远超收入增速:
- 2022-2024年,公司总收入从78亿元增长至85亿元(CAGR约4.3%),但应收账款余额从25亿元增长至32亿元(CAGR约12.7%),应收账款占比从32%提升至37.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1%(从52.4亿元增至58.16亿元),但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1.8%(从32亿元增至35.77亿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1.5%。
这种“收入-应收账款”的失衡,源于公司为追求规模扩张而放松了信用审批标准,对客户的还款能力评估不够严格,导致应收账款余额高企,减值风险累积。
(三)会计政策:谨慎性原则下的计提比例提升
三棵树近年来调整了信用减值损失的计提政策,对逾期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进行了上调:
- 2023年之前,公司对逾期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计提5%的坏账准备;2023年起,将逾期1年以内的计提比例提升至8%,逾期1-2年的提升至15%,逾期2-3年的提升至30%;
- 2024年,公司进一步扩大了计提范围,将“其他应收款”中的关联方往来款(如子公司借款)纳入计提范围,计提比例从10%提升至15%。
会计政策的谨慎性调整,直接导致2023年以来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约20%-30%(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约2500万元,2024年约3000万元)。
(四)历史遗留问题:旧账未清与新账累积
三棵树部分应收账款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包括:
- 2020-2021年房地产行业高峰期,公司为承接大型项目,对部分房企提供了“延长付款期”的优惠(如18个月付款),但这些项目因房企资金链断裂,导致应收账款逾期未收回;
- 2022年以来,部分经销商因疫情影响经营困难,无法偿还货款,公司未及时核销这些坏账,导致每年需计提减值准备。
例如,2024年公司披露的“账龄2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约5亿元,占比约15.6%,这些旧账的减值准备计提比例高达30%-50%,成为信用减值损失的重要来源。
四、结论与建议
三棵树信用减值损失连年高企的核心原因是应收账款高余额、低周转,以及下游客户(尤其是房地产企业)的还款风险。此外,公司为追求规模扩张而放松信用政策、会计政策的谨慎性调整及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减值损失的压力。
为缓解这一问题,建议公司:
- 优化客户结构:减少对房地产企业的依赖,拓展零售端(如C端消费者)业务,降低应收账款占比;
- 加强信用管理:建立严格的客户信用审批流程,对高风险客户提高首付比例或缩短付款期;
- 清理历史旧账:对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进行核销,减少减值准备的累积;
- 调整会计政策:在保持谨慎性的同时,合理平衡计提比例与盈利质量,避免过度计提对利润的侵蚀。
五、数据来源
[0] 券商API数据(三棵树2022-2025年中报财务指标);
[1] 三棵树2023-2024年年度报告;
[2]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2024年行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