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有色金属产能扩张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新能源与传统产业需求、技术进步与政策支持,并探讨产能分布、结构优化及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有色金属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材料,其产能扩张与宏观经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近年来,新能源转型(光伏、电池、电动车)、传统产业复苏(基建、制造业)及政策驱动(双碳目标、绿色金属需求)成为推动有色金属产能扩张的核心动力。本报告从驱动因素、现状特征、挑战与风险、企业案例四大维度,系统分析有色金属产能扩张的逻辑与趋势。
新能源行业需求爆发:
锂、镍、铝、铜等金属是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原材料。例如:
传统产业复苏:
基建、制造业的复苏带动铜、铝等传统有色金属需求增长。2025年中国基建投资增速预计达8%,制造业投资增速达7%,推动铜铝需求分别增长4%和5%。
技术驱动产能提升:
资源整合与并购:
大型企业通过并购资源型企业扩大产能边界。例如:
中国政策支持:
“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提升锂、镍、钴等关键金属产能”;《“双碳”目标行动方案》要求“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绿色转型”,鼓励企业采用低碳技术扩张产能(如电解铝的“绿电”替代)。
全球绿色需求拉动:
欧盟“绿色协议”、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等政策,要求新能源产品使用“绿色金属”(如铝的碳排放强度≤2吨CO₂/吨),推动企业扩张低碳产能。例如,中国铝业2025年启动的“绿电铝”项目,产能达30万吨/年,全部使用水电电解。
中国占比领先:
中国是全球有色金属产能第一大国,电解铝产能占全球60%(2025年数据),锂盐产能占全球50%,铜冶炼产能占全球45%。主要集中在资源富集区(如广西、贵州的铝产能,江西、青海的锂产能)。
全球产能转移:
东南亚(越南、印尼)、南美(智利、阿根廷)成为产能扩张的新兴区域:
产品升级趋势:
产能扩张不再是“量的堆砌”,而是高端产品的结构优化:
技术密集型产能增长: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能向技术密集型领域扩张。例如,赣锋锂业2025年投产的“固态电池用锂金属”产能,采用自主研发的“电解锂”技术,成本较传统方法降低20%。
2025年上半年,全球有色金属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电解铝88%、锂盐86%、铜冶炼87%),主要得益于:
锂矿价格下跌:
2025年上半年,锂矿价格从2024年的50万元/吨(LCE)下跌至25万元/吨,主要因产能过剩(全球锂盐产能达120万吨/年,需求仅80万吨)。赣锋锂业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5%(至35亿元),主要受锂价下跌影响。
铜矿石供应短缺:
非洲(刚果金)、南美(秘鲁)的铜矿石供应因地缘政治(如秘鲁大选)、疫情反复出现中断,导致铜冶炼产能利用率下降至85%(2025年二季度)。
环保成本上升:
电解铝、铜冶炼等环节的碳排放强度较高,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低碳改造”。例如,中国铝业2025年“绿电铝”项目的环保投入达10亿元,占总投资的15%。
劳动力与运输成本:
东南亚、南美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如印尼镍冶炼工人工资)较中国高20%,运输成本(如锂矿从阿根廷到中国的海运费用)较2020年上涨50%,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部分金属因产能扩张过快面临过剩压力:
过剩导致价格下跌,企业利润收缩。例如,2025年上半年,电解铝价格从2024年的2.5万元/吨下跌至1.9万元/吨,部分中小企业出现亏损。
产能情况: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铝业电解铝产能达200万吨/年(占全球3%),其中“绿电铝”产能30万吨/年(水电),计划2026年扩张至50万吨/年。
财务表现: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63.92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110.95亿元(同比增长18%),主要因:
战略布局:
并购广西某铝厂(新增产能50万吨/年),并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电动车专用铝”,提升产品附加值。
产能情况:
2025年上半年,赣锋锂业锂盐产能达40万吨/年(LCE),其中电池级氢氧化锂产能25万吨/年(占全球20%),计划2026年通过并购阿根廷锂矿,扩张至50万吨/年。
财务表现:
2025年上半年营收83.76亿元(同比下降15%),净利润7.81亿元(同比下降45%),主要因锂价下跌(从2024年的50万元/吨下跌至25万元/吨)。但高端产品占比提升(电池级氢氧化锂销量增长30%),抵消了部分价格压力。
战略布局:
收购阿根廷锂矿(产能10万吨/年LCE),并与特斯拉合作,供应“高纯度锂盐”,增强资源控制能力。
有色金属产能扩张是需求驱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内(1-2年)将面临价格波动、环保压力等挑战,但长期(3-5年)随着新能源需求增长(预计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达3000GWh)、技术成本下降(如锂提取成本从2020年的15万元/吨降至2025年的8万元/吨),产能扩张将保持可持续性。
企业层面:
政策层面:
(注: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资料,其中企业财务数据来自中国铝业、赣锋锂业2025年半年报。)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