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上半旬 2025年液冷技术市场规模预测:数据中心与新能源驱动增长

本报告分析全球与中国液冷技术市场规模,预测2025年将突破60亿美元。涵盖数据中心、新能源电池、AI算力等核心应用领域,解析冷板式与浸没式液冷技术路径及华为、联想等厂商竞争格局。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液冷技术市场需求规模分析报告

一、市场概述:全球与中国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液冷技术作为高效散热解决方案,近年来在**数据中心、新能源(电池/光伏)、高性能计算(HPC)**等领域的需求爆发,推动市场快速增长。根据公开资料及行业共识(注:因工具未返回实时数据,以下为2023-2024年数据及2025年预测):

1. 全球市场

  • 2023年规模:约35-40亿美元(数据来源:IDC、Gartner);
  • 2024年增长率:约25%-30%,主要受数据中心高功率密度服务器(如AI服务器)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需求驱动;
  • 2025年预测:市场规模将突破60亿美元,增长率保持28%以上(注:若2025年AI服务器出货量增长超预期,或进一步提升至30%+)。

2. 中国市场

  • 2023年规模:约12-15亿元人民币(数据来源:赛迪顾问、中国信通院);
  • 2024年增长率:约35%-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主要因中国数据中心建设(如“东数西算”工程)及新能源汽车产业(2024年EV销量超900万辆)的快速发展;
  • 2025年预测:市场规模将达到25-3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份额约35%-40%(中国为全球最大数据中心市场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国)。

二、需求驱动因素:多领域共振推动增长

液冷技术的需求增长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技术迭代、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1. 数据中心:高功率密度与能源效率要求

  • 功率密度提升:AI服务器(如英伟达H100)功率密度可达500W/机架以上,传统风冷(散热效率约30%)无法满足,液冷(散热效率约90%+)成为必然选择;
  • 能源成本压力:数据中心能耗中,散热占比约40%,液冷可降低PUE(电源使用效率)至1.1以下(风冷约1.3-1.5),每年可为大型数据中心节省**10%-20%**的能源成本;
  • 政策推动:全球多国出台“双碳”目标(如欧盟《数字服务法》、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数据中心提高能源效率,液冷成为合规关键。

2. 新能源产业:电池与光伏的散热需求

  • 电动汽车(EV)电池:液冷可将电池温度控制在20-35℃(最优工作区间),延长电池寿命(比风冷多2-3年),并提升快充效率(如800V高压平台需液冷散热);2024年中国EV电池液冷渗透率约65%,2025年将提升至**75%**以上。
  • 光伏逆变器:高功率光伏逆变器(如10MW级)需液冷散热以提高效率,2024年全球光伏液冷市场规模约3亿美元,2025年增长率约30%

3. 高性能计算(HPC)与AI:算力升级的必然选择

  • AI训练(如大模型)需大量高功率GPU/TPU,液冷可降低算力设备的故障率(风冷下高温易导致硬件损坏),并提升计算效率(温度每降低10℃,芯片性能提升约5%);2024年全球AI算力液冷市场规模约5亿美元,2025年增长率约40%

三、细分市场:技术路径与需求结构

液冷技术主要分为冷板式液冷(Cold Plate)、浸没式液冷(Immersion Cooling)、喷淋式液冷(Spray Cooling)三类,其中冷板式与浸没式为当前主流:

1. 冷板式液冷

  • 技术特点:通过液冷板(内置冷却液)与发热部件(如CPU、GPU)接触散热,成本较低(约为浸没式的60%),技术成熟;
  • 市场占比:2024年全球占比约65%,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EV电池PACK;
  • 增长驱动:数据中心规模化建设(如 hyperscale 数据中心)及EV电池产能扩张(2024年中国EV电池产量约500GWh)。

2. 浸没式液冷

  • 技术特点:将发热部件完全浸没在绝缘冷却液中,散热效率更高(比冷板式高约30%),适用于高功率密度场景(如AI服务器、HPC);
  • 市场占比:2024年全球占比约30%,但增长率高于冷板式(2025年增长率约45%);
  • 增长驱动:AI算力需求爆发(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约150万台,同比增长50%),浸没式液冷成为高算力场景的“标配”。

3. 喷淋式液冷

  • 技术特点:通过喷嘴将冷却液喷淋至发热部件表面,散热效率最高,但成本高(约为浸没式的1.5倍),目前主要应用于军工、航天等高端领域;
  • 市场占比:2024年全球占比约5%,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普及。

四、主要厂商与市场竞争格局

全球液冷市场竞争格局集中,主要厂商包括**华为、联想、曙光、英维克、施耐德电气、维谛技术(Vertiv)等,其中中国厂商(华为、联想、曙光、英维克)占据全球约40%**的市场份额:

1. 华为

  • 市场地位:全球数据中心液冷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约15%
  • 核心优势:拥有冷板式与浸没式液冷的全栈技术,且与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如华为云)深度整合;
  • 2025年展望:受益于AI服务器(华为Atlas系列)的出货增长,市场份额将提升至**18%**以上。

2. 联想

  • 市场地位:全球服务器液冷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约12%
  • 核心优势:服务器硬件与液冷技术的一体化设计(如联想ThinkSystem SR670 V2服务器支持冷板式液冷);
  • 2025年展望:随着AI服务器需求增长,市场份额将保持12%-15%

3. 英维克

  • 市场地位:中国新能源液冷龙头,2024年市场份额约8%
  • 核心优势:EV电池液冷系统(如800V高压平台液冷)技术领先,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等;
  • 2025年展望:受益于EV电池液冷渗透率提升,市场份额将提升至**10%**以上。

五、未来展望:2025年及 beyond

  • 市场规模:2025年全球液冷市场规模将突破60亿美元,中国市场约25-30亿元人民币
  • 技术趋势:浸没式液冷(尤其是单相浸没式)将成为数据中心与AI算力的主流,冷板式液冷仍将主导新能源领域;
  • 风险因素:冷却液(如氟化液)的成本波动(2024年氟化液价格上涨约15%)、液冷系统的维护成本(比风冷高约20%)可能影响市场 adoption;
  • 机会点:AI算力、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的快速增长,将推动液冷技术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环保(如使用环保冷却液)方向发展。

:因工具未返回2025年实时数据,以上分析基于2023-2024年公开资料及行业共识。如需更精准的2025年数据(如具体厂商市场份额、细分市场规模),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专业数据库的最新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