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上半旬 中国稀土行业周期性分析:供需、政策与未来趋势

本报告深入分析中国稀土行业的周期性特征,探讨供需关系、政策调控及下游产业景气度对稀土价格的影响,并展望未来趋势与投资机会。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中国稀土行业周期性分析报告

一、引言

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半导体、国防军工等高端制造领域,其行业周期性受供需关系、政策调控、下游产业景气度、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本文通过梳理稀土价格历史走势、供给端政策约束、需求端产业驱动及行业竞争格局,系统分析中国稀土行业的周期性特征及未来趋势。

二、稀土行业周期性的核心驱动因素

(一)供给端:政策与资源约束下的刚性周期

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第一大国(占全球储量约36%),且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供给端的周期性主要由政策调控主导:

  • 开采配额管制:中国自2010年起实施稀土开采配额制度,每年配额小幅调整(2024年为24万吨,2025年预计约25万吨),核心目标是保护稀缺资源、抑制过度开采。配额的“刚性”导致供给增长缓慢,当需求爆发时,供给缺口推动价格上涨。
  • 环保与产业集中度提升:2018年《稀土管理条例》出台后,行业整合加速,CR10(前十大企业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65%提升至2025年的85%(北方稀土、南方稀土、中铝稀土等头部企业占比超70%)。集中度提升减少了恶性竞争,供给稳定性增强,价格波动幅度收窄。

案例:2021-2023年,由于新能源需求爆发,而开采配额仅从2020年的14万吨增加至2023年的22万吨,供给缺口推动稀土价格(以氧化镨钕为例)从2020年的30万元/吨飙升至2023年的120万元/吨,涨幅达300%。

(二)需求端:下游产业景气度的传导周期

稀土的需求高度依赖下游产业,其周期性与新能源、半导体、国防军工等行业的景气度强相关:

  • 新能源行业:钕铁硼永磁材料是电动车电机、风电发电机的核心组件,占稀土需求的40%以上。2024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达3500万辆(同比增长28%),2025年预计突破4000万辆,拉动钕铁硼需求增长20%至30万吨。新能源行业的高增长是当前稀土需求的主要驱动力。
  • 半导体行业:镓、铟等稀土元素用于芯片制造,其需求受半导体周期影响(2023年半导体行业下行,稀土需求小幅收缩;2024年复苏后,需求反弹至2025年的5万吨,同比增长15%)。
  • 国防军工:稀土永磁用于导弹、雷达等高端装备,需求具有“刚性”(占比约10%),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是需求端的“稳定器”。

数据支撑:北方稀土(600111.SH)2025年半年报显示,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25%提升至38%,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净利润12.66亿元(同比增长1882%-2014%),主要受益于钕铁硼销量增长(+35%)及价格上涨(+15%)。

(三)价格周期:供需缺口与政策的共振

稀土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呈现“政策收缩→价格上涨→需求调整→供给释放→价格下跌→政策再调整”的循环:

  • 上行周期(2021-2023年):新能源需求爆发(电动车销量年增速超30%),而开采配额仅从2020年的14万吨增加至2023年的22万吨,供给缺口推动氧化镨钕价格从30万元/吨飙升至120万元/吨。
  • 高位波动周期(2024-2025年):2024年,海外产能(美国芒廷帕斯矿、澳大利亚莱纳斯矿)逐步释放(合计新增产能5万吨),供给压力缓解,价格回落至80-100万元/吨;但2025年新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电动车销量+20%),价格保持高位波动。
  • 未来趋势:若新能源需求继续增长(2026年全球电动车销量预计达4500万辆),而开采配额仅小幅增加(2026年预计26万吨),供给缺口将再次扩大,价格可能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四)汇率与外部因素的辅助周期

稀土以美元计价,美元汇率波动会影响中国稀土的出口竞争力:

  • 2025年,美联储停止加息,美元指数(USDX)从2024年的105下跌至2025年的98(贬值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7.2升值至7.0。美元贬值导致稀土出口价格(以人民币计价)上涨,支撑国内价格。
  • 海外产能(如美国、澳大利亚)的释放节奏也会影响全球供给:若海外产能超预期(2026年新增产能8万吨),可能导致全球供给过剩,价格下跌。

三、稀土行业周期性的实证验证:财务数据视角

以北方稀土(600111.SH)为例,其财务数据清晰反映了行业周期性:

  • 2021-2023年(上行周期):收入从2020年的12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00亿元(CAGR 36%),净利润从2020年的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0亿元(CAGR 96%),毛利率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3年的25%(价格上涨驱动)。
  • 2024年(调整期):收入微增至320亿元(+6%),净利润回落至10亿元(-75%),毛利率降至12%(海外产能释放导致价格下跌)。
  • 2025年(高位波动期):上半年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12.66亿元(同比增长1900%),毛利率回升至18%(新能源需求增长及价格企稳)。

四、结论与未来展望

中国稀土行业的周期性是供给端政策约束、需求端产业驱动、汇率波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处于**“需求拉动+供给刚性”的上行周期**:

  • 短期(1-2年):新能源需求(电动车、风电)持续增长,供给缺口仍在,价格将保持高位(氧化镨钕100-120万元/吨)。
  • 中期(3-5年):若海外产能(美国、澳大利亚)逐步释放(2027年新增产能10万吨),供给压力加大,价格可能进入调整期,但由于新能源需求的长期增长(2030年全球电动车销量预计达1亿辆),价格下跌幅度有限。
  • 长期(5-10年):随着稀土在新能源、半导体领域的应用深化(如固态电池、AI芯片),需求将持续增长,而中国的资源与技术优势(冶炼分离产能)将支撑行业长期景气。

五、投资建议

  • 周期上行期:关注北方稀土、南方稀土等头部企业,其受益于价格上涨及产能扩张(北方稀土2025年新增5万吨钕铁硼产能)。
  • 周期调整期:关注稀土下游企业(如电动车电机厂商、风电设备厂商),其成本压力缓解,利润弹性提升。
  • 长期:布局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稀土功能材料(如镓、铟)企业,受益于新能源与半导体行业的长期增长。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资料,其中2025年预测数据基于行业共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