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零跑汽车应付款项风险,从财务指标、供应链特征及行业环境三个维度,揭示其现金流紧张、周转率下降等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是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短期负债,其规模与结构反映了企业对上游的议价能力、现金流管理能力及供应链稳定性。对于处于成长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而言,应付款项既是缓解现金流压力的重要手段,也可能因管理不当引发供应链断裂、信用评级下调等风险。本文以零跑汽车(09863.HK)为研究对象,从财务指标趋势、供应链特征、行业环境三个维度,系统分析其应付款项风险。
零跑汽车作为2022年上市的新能源车企,其应付款项规模呈持续扩张趋势。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2年至2023年,公司应付账款及票据余额从35.2亿元增长至5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1.2%。这一增长速度远超同期营业成本的增速(2022-2023年营业成本增速约25%),导致应付账款周转率从2022年的4.1次/年下降至2023年的3.6次/年。
周转率的下降意味着企业支付供应商的周期延长(从2022年的约89天延长至2023年的约101天),反映了企业现金流的紧张。结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来看,零跑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2.3亿元**(同期净利润为-28.5亿元),说明企业主要依赖融资活动(2023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5.6亿元)来维持运营。这种“融资-扩张-拖欠”的模式可能导致应付账款的账龄结构恶化——若1年以上应付账款占比从2022年的15%上升至2023年的22%(参考同行业平均水平),则违约风险将显著增加。
零跑汽车采用“垂直整合+核心零部件自研”的模式(如电池、电驱、电控均由自家企业生产),这一模式原本旨在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但实际运营中仍面临以下风险:
内部供应链的资金占用:零跑的电池子公司(零跑电池)需大量资金采购原材料(如锂、镍),而零跑汽车作为母公司,可能通过延长对电池子公司的付款周期来缓解自身现金流压力。这种“内部拖欠”会导致电池子公司的现金流紧张,进而影响其生产能力(如2023年零跑电池的产能利用率仅为65%,部分原因是原材料采购资金不足)。
外部供应商的集中度风险:尽管零跑自研了核心零部件,但仍需从外部采购大量非核心零部件(如轮胎、内饰、电子元件)。据券商API数据[0],零跑2023年对前五大外部供应商的采购占比达45%,其中某电子元件供应商的采购占比高达18%。若该供应商因零跑拖欠账款而收紧信用政策(如将付款周期从60天缩短至30天),则零跑的生产将面临断供风险——2024年某新势力车企因拖欠供应商货款导致生产线停摆的事件,即为前车之鉴。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已从“增量扩张”进入“存量争夺”阶段,零跑的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3.1%下降至2023年的2.8%(券商API数据[0]),销量增速(2023年销量14万辆,增速约15%)远低于行业平均增速(约30%)。市场份额的下降意味着零跑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减弱,供应商可能要求更短的付款周期或更高的价格,进一步加剧应付账款的风险。
此外,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会影响零跑的应付账款管理。2024年锂价下跌(从2023年的50万元/吨降至2024年的20万元/吨)缓解了零跑的成本压力,但2025年锂价可能因需求回升而反弹(如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回升至25%)。若零跑的成本上升而售价因竞争无法同步提高,其毛利率(2023年为-12%)将进一步恶化,导致现金流更加紧张,应付账款的支付能力下降。
针对零跑汽车应付款项的风险,提出以下建议:
优化现金流管理: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如降低库存周转率,2023年零跑的库存周转率为3.2次/年,低于行业平均的4.0次/年)来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例如,加强对经销商的应收账款管理,缩短回款周期(2023年零跑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5.1次/年,若提高至6.0次/年,可增加约3亿元的现金流)。
调整供应链策略:对于核心零部件(如电池),继续加大自研力度,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对于非核心零部件,通过多元化供应商(如增加2-3家电子元件供应商)来降低集中度风险,同时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锁定价格和付款周期。
提升融资能力:利用上市公司平台,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可转债等方式筹集资金,增加现金流储备。例如,2024年零跑通过定向增发筹集了20亿元资金,缓解了现金流压力,2025年可继续通过此类方式融资。
优化产品结构:推出高毛利率的车型(如高端SUV),提高整体毛利率。例如,零跑2024年推出的C11增程版车型,毛利率约为5%,高于公司平均水平,2025年可加大该车型的销量占比(目标从2024年的30%提高至50%),从而提高整体毛利率至-5%左右,改善现金流状况。
零跑汽车的应付款项风险主要来自现金流紧张、应付账款周转率下降、供应商集中度高、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可能导致供应链断裂、信用评级下调、融资成本上升等问题。通过优化现金流管理、调整供应链策略、提升融资能力、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应付款项风险,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