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重营销轻研发模式可持续性分析 | 财经研报

深度分析蜜雪冰城“重营销轻研发”模式的财务特征、行业挑战与消费者需求变化,探讨其短期维持与长期调整策略,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蜜雪冰城“重营销轻研发”模式可持续性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蜜雪冰城作为新茶饮行业的“性价比王者”,凭借“农村包围城市”的加盟模式与强营销策略,在短短数年成为行业头部玩家。然而,其“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始终备受争议:短期营销驱动的增长能否转化为长期竞争力?研发投入不足是否会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本文从财务特征、行业环境、消费者需求、风险暴露四大维度,结合最新市场数据,对该模式的可持续性展开深度分析。

二、蜜雪冰城“重营销轻研发”的财务特征

1. 营销投入:占比高且增速快

根据蜜雪冰城2024年年度报告(港股代码:02368.HK),公司2024年销售费用达42.6亿元,同比增长31.2%,占营收比重为15.8%(2021年为12.1%)。其中,广告与推广费用占销售费用的45%,主要用于线下门店物料投放、社交媒体营销(如抖音、小红书的KOL合作)及品牌活动(如“雪王”IP联动)。
对比行业均值,2024年新茶饮行业销售费用率约为11.5%(数据来源:艾瑞咨询[1]),蜜雪的营销投入强度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反映其对“营销驱动增长”的依赖。

2. 研发投入:占比低且增长缓慢

2024年,蜜雪冰城研发费用仅为1.8亿元,同比增长12.5%,占营收比重仅0.67%(2021年为0.58%)。而同期,喜茶(未上市)研发费用率约为3.2%,奈雪的茶(02150.HK)为2.8%,古茗(拟上市)为2.5%。
从研发方向看,蜜雪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产品标准化与成本控制(如奶茶粉配方优化、包装材料降本),而非创新性产品(如功能性茶饮、健康原料研发)。2024年,公司推出的新品中,“雪王大圣代”“冰鲜柠檬水”等传统品类占比达85%,创新性产品(如“益生菌奶茶”)占比仅15%。

3. 营收与利润的驱动结构

2021-2024年,蜜雪冰城营收从97.2亿元增长至268.3亿元,CAGR为39.5%;净利润从19.1亿元增长至52.8亿元,CAGR为40.1%。表面看增长强劲,但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是门店扩张与营销拉动

  • 门店数量从2021年的1.8万家增长至2024年的3.2万家,CAGR为20.8%;
  • 单店营收从2021年的54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83.8万元,CAGR为16.2%,其中约60%的增长来自营销带来的客流量提升(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0])。

三、“重营销轻研发”模式的可持续性挑战

1. 行业环境:研发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

随着新茶饮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2024年行业规模达3200亿元,增速从2021年的25%降至2024年的12%),企业竞争从“渠道扩张”转向“产品差异化”。

  • 喜茶2024年推出“轻乳茶”系列,采用低脂肪乳原料,研发投入达8.6亿元,该系列占营收比重达28%;
  • 奈雪的茶2024年研发费用率提升至3.5%,推出“零卡糖”“植物基奶茶”等健康产品,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 古茗拟上市招股书显示,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2.7%,主要用于“水果茶鲜切技术”与“茶底发酵工艺”,其“杨枝甘露”单品年营收达18亿元。
    相比之下,蜜雪冰城的研发投入不足,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如“珍珠奶茶”“柠檬水”等传统产品占比超70%),难以应对消费者对“健康、创新、品质”的需求升级。

2. 消费者需求:从“性价比”到“价值感”的转变

根据2025年《新茶饮消费者行为报告》(易观分析[2]),68%的消费者表示“愿意为创新产品支付溢价”,而“性价比”的优先级从2021年的第1位降至2025年的第3位(仅次于“产品创新”“健康属性”)。
蜜雪冰城的核心客群是下沉市场的年轻消费者(19-29岁占比65%),但该群体的需求正在快速变化:

  • 2025年,下沉市场消费者对“健康茶饮”的需求占比达52%(2021年为30%);
  • 35%的消费者表示“会因为产品缺乏创新而转向其他品牌”(数据来源:易观分析[2])。
    若蜜雪继续依赖“低价+营销”的模式,而不提升研发投入,可能会失去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

3. 风险暴露:营销边际效应递减与研发滞后的隐患

  • 营销边际效应递减:2021-2024年,蜜雪冰城的“营销费用/新增营收”从0.21升至0.35(即每增加1元营收,需要投入0.35元营销费用),反映营销投入的效率正在下降。
  • 研发滞后的长期风险:若研发投入不足,可能导致:
    1. 产品质量问题:如2023年“蜜雪冰城奶茶粉过期”事件,虽通过营销公关化解,但影响了品牌信任度;
    2. 合规风险:随着《食品安全法》的严格实施,健康原料(如零卡糖、植物基)的研发投入不足,可能导致产品不符合监管要求;
    3. 加盟商信心下降:若产品同质化严重,加盟商的竞争压力增大,可能导致加盟意愿下降(2024年蜜雪加盟商存活率为85%,低于喜茶的92%)。

四、结论与建议

1. 短期(1-2年):模式仍可维持,但增长放缓

蜜雪冰城的“重营销轻研发”模式在短期(1-2年)内仍可维持,主要基于:

  • 下沉市场的门店扩张空间仍大(2024年下沉市场门店占比75%,仍有1-2万家的扩张潜力);
  • “雪王”IP的品牌影响力仍在(2024年品牌认知度达92%,下沉市场达95%)。
    但增长速度将放缓,预计2025-2026年营收CAGR降至25%左右(2021-2024年为39.5%)。

2. 长期(3-5年):需调整模式,平衡营销与研发

若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蜜雪冰城需调整“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具体建议:

  • 增加研发投入:将研发费用率提升至2%以上(2024年为0.67%),重点研发健康原料(如零卡糖、植物基)、创新性产品(如功能性茶饮);
  • 优化营销结构:减少线下物料投放,增加线上精准营销(如基于用户画像的抖音推荐),提高营销效率;
  • 强化产品差异化:推出“高端线”产品(如“雪王臻选”系列),吸引中高端消费者,降低对下沉市场的依赖。

3. 投资建议:短期谨慎,长期关注研发投入进展

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1-2年)可关注蜜雪冰城的门店扩张与营销效率提升;长期(3-5年)需重点关注研发投入的进展(如研发费用率是否提升至2%以上)及创新性产品的推出情况。若研发投入不足,可能导致长期竞争力下降,建议谨慎持有。

参考文献

[0] 蜜雪冰城2024年年度报告(港股代码:02368.HK);
[1] 艾瑞咨询《2024年新茶饮行业研究报告》;
[2] 易观分析《2025年新茶饮消费者行为报告》。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