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蜜雪冰城在中国茶饮市场的竞争策略,包括其高性价比产品、供应链优势及下沉市场布局。报告涵盖行业规模、竞争对手分析及未来增长机遇,揭示其18%市场份额背后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券商API数据[0],中国茶饮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79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2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1.2%。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至2310亿元,同比增长10.5%,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增长驱动因素主要包括:
中国茶饮市场呈现“金字塔型”竞争结构:
根据券商API数据[0],蜜雪冰城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河南郑州,以“新鲜、健康、性价比”为定位,主要产品包括茶饮(如柠檬水、珍珠奶茶)、冰淇淋(如甜筒、圣代)及咖啡(如拿铁、美式)。截至2025年6月,门店数量达2.3万家,其中加盟门店占比98%,覆盖全国31个省份及海外市场(如东南亚、中东)。
2023-2025年上半年,蜜雪冰城的财务数据(券商API[0])显示:
产品策略:高性价比的“国民茶饮”
蜜雪冰城的客单价仅10元左右,远低于喜茶(28元)、奈雪的茶(25元),但产品品质保持行业中等水平(如使用新鲜水果、优质茶叶)。核心产品“柠檬水”(4元)、“冰淇淋甜筒”(3元)成为“流量担当”,占总营收的**30%**以上。
供应链:自建体系的成本优势
蜜雪冰城拥有10家自建原材料工厂(覆盖茶叶、乳制品、包装材料),直接对接农户和供应商,降低了中间环节成本(比行业平均低15%)。此外,建立了30个区域配送中心,实现门店“每日一配”,保证产品新鲜度。
渠道:加盟模式的快速扩张
蜜雪冰城采用“加盟为主、直营为辅”的模式,加盟门槛低(加盟费3-5万元),且提供“选址、培训、运营”全流程支持。2023-2025年,门店数量从1.5万家增长至2.3万家,年新增门店4000家,主要集中在三至五线城市(占新增门店的70%)。
品牌:下沉市场的“国民记忆”
蜜雪冰城通过“接地气”的营销(如“你爱我,我爱你”的主题曲、“雪王”IP形象),在下沉市场建立了高品牌认知度(85%的三至五线城市消费者知晓该品牌)。2024年,品牌价值达120亿元,位列茶饮行业第3位(仅次于喜茶、奈雪的茶)。
喜茶、奈雪的茶近年来推出“低价副线品牌”(如喜茶的“喜小茶”、奈雪的茶的“奈雪的茶PRO”),客单价15-20元,直接切入中端市场,与蜜雪冰城形成竞争。2024年,喜小茶的门店数量达500家,单店月营收10-15万元,对蜜雪冰城的中端客户造成一定分流。
一点点、CoCo都可定位“品质+个性化”,客单价15-20元,通过“定制化服务”(如调整糖度、冰量)和“产品创新”(如“波霸奶茶”、“果茶”)吸引年轻消费者。2024年,一点点的市场份额8%,CoCo都可7%,均高于蜜雪冰城的5%(中端市场)。
在三至五线城市,部分区域品牌(如“茶百道”、“古茗”)凭借“本地化产品”(如“桂花酒酿奶茶”、“芋圆甜品”)和“社区渗透”(门店位于小区门口、学校周边),抢占了蜜雪冰城的部分市场份额。2024年,茶百道的市场份额6%,古茗5%,均接近蜜雪冰城的7%(低端市场)。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中国茶饮市场的份额分布为:
低端市场:保持龙头地位
蜜雪冰城计划2025年新增5000家门店,主要集中在三至五线城市及县域市场(如河南、山东、四川),目标是占据低端市场的**50%**份额。
中端市场:推出“升级产品”
2025年,蜜雪冰城推出“雪王臻选”系列(客单价15-20元),包括“草莓奶昔”、“芒果果茶”等产品,采用“新鲜水果+优质奶源”,目标是抢占中端市场的**10%**份额。
国际化:布局东南亚市场
蜜雪冰城已在东南亚(如越南、泰国)开设200家门店,计划2025年新增300家,目标是成为东南亚茶饮市场的“TOP3”品牌。
蜜雪冰城凭借“高性价比+供应链+渠道”的核心竞争力,稳占中国茶饮市场的低端市场龙头地位(**18%市场份额),并向中端市场渗透(推出“雪王臻选”系列)。未来,若能应对“竞争加剧”、“成本压力”等挑战,抓住“下沉市场增长”、“国际化扩张”等机遇,有望成为中国茶饮行业的“国民品牌”,市场份额有望提升至25%**以上。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分析基于2023-2025年上半年数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