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上半旬 券商资管业务分析:转型、竞争与未来趋势

本文深入分析券商资管业务的演进历程、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探讨其从通道依赖向主动管理的转型挑战与机遇,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4 分钟

券商资管业务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券商资产管理业务(以下简称“券商资管”)是证券公司核心业务板块之一,指证券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接受客户委托,运用客户资产进行专业化投资管理,实现资产增值的金融服务。其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投研能力与风险控制,连接客户财富管理需求与资本市场投资机会。

近年来,随着中国资管行业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发展”转型,券商资管凭借投研体系成熟、产品创新灵活、渠道协同优势(如券商经纪业务的客户基础),逐渐成为资管市场的关键参与者。本文将从业务演进、市场现状、竞争格局、转型挑战与未来趋势等维度,对券商资管业务进行系统分析。

二、券商资管业务概述

(一)业务类型

券商资管业务根据客户类型与产品特征,主要分为三类:

  1.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面向多个客户募集资金(最低认购金额通常为100万元),设立统一资产池进行投资,分为“大集合”(2018年起启动公募化改造,转为公募基金运作)与“小集合”(私募性质,针对高净值客户)。
  2. 定向资产管理计划:针对单一客户(如机构客户、家族信托)的定制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投资方案(如股权质押融资、产业并购基金),资产投向灵活(涵盖股票、债券、非标资产等)。
  3. 专项资产管理计划:针对特定资产(如基础设施、应收账款、房地产)设立,主要用于资产证券化(ABS)或公募REITs等业务,是券商资管“投行+资管”联动的特色领域。

此外,近年来券商资管积极拓展公募业务(如设立公募基金子公司)、FOF/MOM(基金中基金/管理人中管理人)、固收+(债券为主、权益/量化为辅的混合策略)等创新产品,丰富产品线以覆盖不同风险偏好客户。

二、行业发展历程:从“通道依赖”到“主动管理”

券商资管的发展始终受政策驱动市场需求双重影响,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 试点起步期(2003-2012年):政策破冰,业务萌芽

2003年,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正式开启券商资管试点。此阶段业务以定向资管为主(占比超80%),主要服务机构客户(如银行、企业),规模较小(2012年末总规模约1.8万亿元),核心功能是“通道中介”(如银证合作的资金过桥)。

2. 快速扩张期(2012-2018年):通道业务爆发,规模激增

2012年,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放宽集合资管、专项资管的业务限制,同时银行理财借助券商资管通道规避监管(如“非标资产投资”),推动券商资管规模爆发式增长。2018年末,券商资管总规模达到峰值16.5万亿元,但主动管理占比仅约40%(通道业务占比超60%),盈利模式高度依赖“通道费”(费率约0.1%-0.3%)。

3. 转型深化期(2018年至今):资管新规推动主动管理升级

2018年,央行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明确“打破刚兑、禁止资金池、限制通道业务”三大核心要求,迫使券商资管从“通道依赖”转向“主动管理”。2020年,证监会进一步推动“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将券商大集合产品转为公募基金运作),加速行业规范。

截至2023年末,券商资管总规模约17万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主动管理规模约11万亿元(占比65%),较2018年提升25个百分点;通道业务规模降至6万亿元(占比35%),实现了“量稳质升”的转型目标。

三、当前市场现状:规模稳增,结构优化

(一)规模与结构特征

  • 总规模稳步增长:2023年末券商资管总规模约17万亿元,较2020年(13.7万亿元)增长24%,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约7.5%,增速高于银行理财(约5%)与信托(约-3%),体现了券商资管的韧性。
  • 主动管理占比提升:主动管理规模占比从2018年的40%升至2023年的65%,其中权益类主动管理规模约2.2万亿元(占权益类总规模的80%),固收类主动管理规模约5.5万亿元(占固收类总规模的70%),反映了券商资管从“通道中介”向“专业管理人”的转型成效。
  • 产品结构多元化
    • 固收+产品:成为券商资管的“流量担当”,2023年末规模约3万亿元(占总规模17.6%),核心策略是“债券+权益/量化”(债券占比70%-80%),目标年化收益率5%-7%,满足客户“低风险、稳收益”需求;
    • 公募REITs:券商资管的“创新名片”,2023年募资规模超1200亿元(同比增长40%),覆盖产业园、高速公路、清洁能源等领域(如“产业园REITs”平均年化收益率约7%),成为连接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重要工具;
    • 权益类产品:受益于2023年A股结构性行情(如AI、新能源板块上涨),规模约2.5万亿元(占总规模14.7%),其中主动权益产品(如“中信理财-权益精选”)年化收益率约8%-10%,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约5%)。

四、竞争格局:头部集中,差异化突围

券商资管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头部主导、中型差异化、小型 niche”**特征:

1. 头部券商:全产品线布局,主动管理优势显著

头部券商(如中信资管、华泰资管、广发资管)凭借投研团队规模大(中信资管投研人员超200人)、渠道资源丰富(依托券商经纪业务覆盖千万客户)、资金实力强(管理规模超2万亿元),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23年末,头部10家券商资管规模约8.5万亿元(占总规模50%),主动管理规模约5.5万亿元(占主动管理总规模50%)。其核心策略是**“全产品线+主动管理”**,例如中信资管的“中信理财”系列,覆盖固收、权益、另类等领域,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2. 中型券商:聚焦特色领域,打造差异化标签

中型券商(如东方资管、兴业资管、国泰君安资管)则避开头部券商的“全面竞争”,聚焦特色赛道

  • 东方资管:量化投资领军者,量化资管产品规模约5000亿元(占总规模30%),策略包括指数增强、量化对冲,年化收益率超8%(如“东方量化增强1号”2023年收益率8.5%);
  • 兴业资管:绿色资管特色鲜明,发行绿色债券、绿色产业资管计划规模约3000亿元(占总规模20%),投资于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领域,依托母公司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资源,实现“投研-募资-管理”闭环;
  • 国泰君安资管:产业投行+资管联动,结合投行资源做并购重组资管产品(如“国泰君安-产业并购1号”),规模约2000亿元,服务于企业客户的产业整合需求。

3. 小型券商:专注区域或细分市场,服务 niche 客户

小型券商(如区域券商资管)则专注区域客户细分行业,例如某西部券商资管专注服务当地政府平台,发行地方债资管计划规模约500亿元;某券商资管专注医疗行业,发行医疗健康产业资管计划规模约300亿元,通过“小而精”的策略存活。

五、转型挑战与机遇

(一)挑战:市场与监管压力并存

  1. 市场波动风险:2024年以来,全球股市震荡(美股下跌、A股震荡),导致权益类资管产品规模收缩(2024年上半年权益类产品规模约2万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10%),考验券商资管的风险控制能力;
  2. 监管趋严:2024年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要求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限制关联交易,增加了券商资管的合规成本(如信息披露系统升级费用);
  3. 竞争加剧:银行理财(规模约30万亿元)、基金公司(规模约25万亿元)、信托公司(规模约20万亿元)等机构的竞争,导致券商资管市场份额有所下降(2023年末市场份额约15%,较2020年下降5个百分点)。

(二)机遇:需求增长与政策支持

  1. 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爆发:中国居民可投资资产超200万亿元(2023年末),其中资管产品占比约30%(约60万亿元),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如高净值客户对“定制化资管服务”的需求);
  2. 政策支持主动管理:证监会2024年发布《关于推动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券商资管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发展公募REITs、绿色资管等特色业务”,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3. 科技创新赋能:AI、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投研效率(如东方资管的量化交易系统,每秒处理10万条数据),智能投顾(如华泰资管的“华泰智投”)提升客户体验(2023年服务客户超100万人,规模超500亿元),区块链技术(如资产确权、交易结算)降低运营成本。

六、未来趋势:主动管理、差异化、科技化

1. 主动管理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随着资管新规深入实施,通道业务将逐渐退出市场,主动管理能力(如投研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业绩表现)将成为券商资管的“护城河”。头部券商将继续加大投研投入(如中信资管计划2025年投研人员增至300人),中型券商将强化特色领域的投研优势(如东方资管的量化投研团队增至80人)。

2. 差异化竞争成为中型券商生存关键

中型券商将避开头部券商的“全面竞争”,聚焦特色赛道

  • 量化投资:东方资管计划2025年量化资管规模增至1万亿元;
  • 绿色资管:兴业资管计划2025年绿色资管规模增至5000亿元;
  • 产业资管:国泰君安资管计划2025年产业并购资管规模增至3000亿元。

3. 科技与资管深度融合

AI将进一步赋能投研(如自然语言处理分析财报、机器学习预测股价),智能投顾将覆盖更多中小客户(如“华泰智投”计划2025年服务客户超200万人),区块链将应用于资产证券化(如ABS交易结算),降低操作风险。

4. 公募REITs与绿色资管成为增长亮点

  • 公募REITs:随着政策支持(如2024年《关于推进公募REITs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型基础设施(如5G基站、数据中心)、乡村振兴(如农田水利、农村公路)等领域的REITs将成为券商资管的增长亮点,2025年公募REITs募资规模有望超2000亿元;
  • 绿色资管:随着“双碳目标”推进(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绿色债券、绿色产业资管计划规模将持续增长,2025年绿色资管规模有望超5000亿元。

七、结论

券商资管业务作为中国资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经历了从“通道依赖”向“主动管理”的成功转型,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差异化竞争格局逐渐形成。未来,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增长、政策支持的加强与科技创新的推动,券商资管业务将继续保持稳健发展,主动管理、差异化、科技化将成为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对于券商而言,关键在于强化投研能力(提升主动管理业绩)、打造特色标签(避免同质化竞争)、拥抱科技创新(提升运营效率与客户体验),才能在激烈的资管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客户而言,券商资管的主动管理产品(如固收+、主动权益)、特色产品(如公募REITs、绿色资管)将成为财富管理的重要选择,帮助客户实现资产增值目标。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