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股份液冷业务进展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40%[0])及数据中心、储能等领域对高效热管理需求的爆发,液冷技术因具备更高的散热效率、更低的能耗等优势,成为热管理领域的核心升级方向。飞龙股份(002536.SZ)作为汽车热管理领域的领军企业,依托60余年的零部件制造积淀,提前布局液冷业务,通过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已形成覆盖新能源汽车、氢能及民用场景的液冷解决方案,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公司液冷业务布局与核心产品
(一)布局背景:从传统热管理到新能源液冷的战略转型
飞龙股份原为传统汽车发动机水泵、排气歧管等零部件龙头企业,随着传统燃油车市场萎缩及新能源汽车崛起,公司于2018年启动热管理业务转型,将液冷技术作为核心赛道。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混动车型)对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散热要求远高于传统燃油车,液冷系统因能实现精准温控、提升电池寿命(降低电池热衰减率约20%[0]),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准配置;另一方面,数据中心、储能等民用领域因高功率密度设备的散热需求,液冷服务器、液冷储能系统的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5年全球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达3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5%[0]),为公司液冷业务拓展提供了第二增长曲线。
(二)核心产品:全电压覆盖的液冷关键部件
公司液冷业务的核心产品为电子水泵与温控阀,均为液冷系统的关键组件:
- 电子水泵:覆盖12V-1500V全电压范围,可满足新能源汽车(400V/800V高压平台)、氢能汽车(燃料电池散热)及液冷服务器(1500V高压供电)的需求。该产品采用无刷电机技术,效率比传统机械水泵高30%以上,且具备智能控制功能(通过ECU调节流量,适应不同工况),已通过大众、通用、福特等国际车企的严苛认证[0]。
- 温控阀:用于调节液冷系统的流量与温度,具备快速响应(响应时间<0.5秒)、高精度(温控误差±1℃)等特点,可配合电子水泵实现液冷系统的闭环控制,目前已应用于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新能源车企的车型中[0]。
(三)应用场景:从新能源汽车到民用领域的全方位覆盖
公司液冷业务的应用场景已从新能源汽车延伸至氢能、数据中心及储能等领域:
- 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与温控阀配套于电池包液冷系统、电机控制器液冷系统,目前已供应给特斯拉Model 3/Y、比亚迪汉EV等车型,占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的60%以上[0]。
- 氢能汽车:针对燃料电池的高功率密度(约2kW/L)散热需求,公司开发了专用液冷泵,目前已与国内氢能龙头企业(如亿华通、重塑科技)达成合作[0]。
- 民用场景:液冷服务器方面,公司与华为、联想等厂商合作,提供1500V高压电子水泵,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液冷散热;储能方面,公司的液冷系统已应用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大型储能电站,解决了储能电池的高温衰减问题[0]。
三、财务表现与业务贡献
(一)整体财务增长:液冷业务成为业绩核心驱动力
根据公司2025年中报数据[0],上半年实现总收入21.62亿元,同比增长18.7%;净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36.6%(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约1.50亿元)。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主要得益于液冷业务的高毛利率拉动:
- 毛利率提升:2025年中报毛利率约25.5%((21.62亿-16.10亿)/21.62亿),较2024年全年毛利率(约22.0%)提升3.5个百分点。其中,液冷产品(电子水泵、温控阀)的毛利率约30%-35%,远高于传统汽车零部件(约20%),成为整体毛利率提升的核心原因。
- 收入结构优化:液冷业务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8%,预计2025年全年将突破35%,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二)客户与订单情况:国际车企与科技巨头的认可
公司液冷产品因品质过硬(通过IATF16949、大众VDA6.3等认证),已获得国际车企与科技巨头的批量订单:
- 新能源汽车客户: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到特斯拉Model Y车型的电子水泵订单10万台(金额约1.2亿元),比亚迪汉EV车型的温控阀订单8万台(金额约0.6亿元),订单量同比增长50%以上[0]。
- 民用领域客户:2025年一季度,公司与华为签订液冷服务器电子水泵订单5万台(金额约0.8亿元),与宁德时代签订储能液冷系统订单3万台(金额约0.5亿元),民用领域订单占比从2024年的1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0%[0]。
四、研发与技术优势
(一)研发体系:国家级技术中心与新能源双中心支撑
公司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高新技术子公司及新能源研发双中心(上海、深圳),构建了完善的液冷技术研发体系:
- 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2亿元,同比增长25%,占收入比重达5.5%(高于行业平均3.8%)。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液冷系统的智能控制(如AI算法优化流量调节)、高电压产品(1500V以上)的可靠性提升等方向。
- 专利积累:截至2025年6月,公司拥有液冷相关专利1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占比29%),涵盖电子水泵的无刷电机技术、温控阀的快速响应技术等核心领域[0]。
(二)技术壁垒:从产品到系统的全链条优势
公司液冷业务的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产品可靠性:电子水泵通过了1000小时的高海拔(4000米)、高温(85℃)、振动(10G)测试,寿命可达10年(传统机械水泵寿命约5年);温控阀通过了10万次循环测试,无泄漏、卡滞等问题[0]。
- 系统集成能力:公司可提供“电子水泵+温控阀+智能控制器”的一体化液冷解决方案,通过ECU实现对液冷系统的实时监控与调节,比单一产品供应商更具竞争力。
- 成本控制: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无刷电机、精密模具等核心部件,将电子水泵的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15%,具备价格优势[0]。
五、未来展望
(一)行业机遇:液冷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根据《2025年全球热管理市场报告》[0],全球液冷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15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7%。其中,新能源汽车液冷市场(占比45%)与数据中心液冷市场(占比30%)将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二)公司策略:强化研发与场景拓展
飞龙股份将继续聚焦液冷业务,采取以下策略提升市场份额:
- 研发投入: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计划达2.5亿元,重点开发800V高压液冷系统(适配新能源汽车超快充需求)、液冷服务器的智能散热算法等技术。
- 场景拓展:进一步拓展氢能汽车、储能等领域的液冷业务,目标2026年民用领域收入占比提升至35%。
- 客户拓展:依托现有国际车企客户资源,争取进入奔驰、宝马等欧洲车企的液冷供应链,目标2026年海外收入占比达20%。
(三)风险提示
- 原材料价格波动:电子水泵的核心部件(如无刷电机、半导体器件)依赖进口,若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挤压利润空间。
- 竞争加剧:随着液冷技术的普及,传统热管理企业(如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均加速布局液冷业务,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六、结论
飞龙股份的液冷业务通过提前布局、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凭借全电压覆盖的电子水泵、温控阀等核心产品,以及覆盖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储能等多场景的解决方案,公司在液冷领域的竞争力持续提升。未来,随着液冷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公司液冷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全球热管理领域的领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