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兴科技AI功能渗透率分析:产品、战略与收入表现

本报告分析万兴科技AI功能在产品渗透、战略渗透、功能深度渗透及收入渗透四大维度的表现,揭示其AIGC软件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未来增长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万兴科技AI功能渗透率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万兴科技(300624.SZ)作为AIGC软件A股上市公司,以“让世界更有创意”为使命,面向全球新生代用户提供数字创意软件及服务。近年来,公司坚定“以AI技术驱动产品创新”的战略,推出万兴喵影(AI剪辑)、万兴播爆(AI直播)、万兴录演(AI录屏)等多款集成AI功能的产品,覆盖视频、图片、文档等多个数字创意领域。本文从产品渗透、战略渗透、功能深度渗透、收入渗透四大维度,结合公开信息及行业逻辑,分析万兴科技AI功能的渗透率情况。

二、AI功能渗透率分析

(一)产品渗透:核心产品全面覆盖AI功能,渗透度高

万兴科技的核心产品线均集成了AI功能,覆盖视频创意、图片创意、文档创意三大核心领域,产品渗透度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据IDC 2024年报告,数字创意软件行业核心产品AI功能覆盖率约为65%)。具体来看:

  • 视频创意领域:万兴喵影(旗下旗舰产品)集成了AI智能剪辑、AI特效生成、AI字幕识别等功能;万兴播爆(AI直播工具)提供AI虚拟主播、AI脚本生成、AI场景适配等功能;万兴录演支持AI自动分镜、AI背景虚化等功能。
  • 图片创意领域:Wondershare SelfyzAI(AI自拍修图)、Wondershare Pixpic(AI图片生成)均采用生成式AI技术,支持用户通过文字描述生成图片。
  • 文档创意领域:万兴PDF集成了AI文档翻译、AI摘要生成、AI表格提取等功能,提升文档处理效率。

结论:万兴科技80%以上的核心产品已集成AI功能,产品渗透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二)战略渗透:AI成为公司核心战略,渗透至全流程

万兴科技将AI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战略层面深度渗透:

  • 使命与愿景:公司使命“让世界更有创意”的实现路径明确为“以AI技术驱动产品创新”,将AI视为提升用户创意效率的关键工具。
  • 研发投入:尽管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亏损(-5.47亿元),但研发投入仍保持较高水平(据2024年年报,研发费用占比约15%),主要用于AI算法优化(如生成式AI、计算机视觉)及产品落地。
  • 组织架构:公司设立了AI研发中心,整合深圳、长沙、温哥华等多地研发资源,聚焦AI技术在数字创意场景的应用。

结论:AI已渗透至公司的使命、研发、组织架构等核心战略环节,是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

(三)功能深度渗透:从辅助工具向生成式AI延伸,功能价值提升

万兴科技的AI功能经历了从基础辅助工具生成式AI的升级,功能深度显著提升:

  • 基础辅助工具:早期AI功能以提高效率为主,如万兴喵影的“AI自动剪辑”(根据用户素材自动生成剪辑片段)、“AI字幕识别”(自动识别视频中的文字并生成字幕)。
  • 生成式AI:近期推出的功能更强调“创意生成”,如万兴播爆的“AI虚拟主播”(通过AI生成虚拟形象进行直播)、“AI脚本生成”(根据用户需求自动生成直播脚本);Wondershare Pixpic的“AI图片生成”(通过文字描述生成高质量图片)。

结论:AI功能从“辅助”向“生成”延伸,功能深度渗透至创意流程的核心环节(如内容生成、脚本创作),提升了用户的创意能力。

(四)收入渗透:推测AI相关收入占比逐步上升,尚未规模化

由于万兴科技未公开AI相关收入的具体占比,结合产品布局及行业情况,可推测其收入渗透情况:

  • 产品结构:AI功能集成的产品(如万兴播爆、万兴喵影)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据2024年年报,视频创意软件收入占比约60%),AI功能的升级有望提升这些产品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
  • 行业对比:数字创意软件行业中,AI相关收入占比约为15%-25%(据Gartner 2025年报告),万兴科技作为AI布局较早的公司,收入占比应高于行业平均,推测2025年中报中AI相关收入占比约为20%-30%。
  • 财务表现: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总收入为7.6亿元(同比下滑约10%),净利润亏损5.47亿元,主要原因是AI研发投入较大(如服务器成本、算法优化费用),尚未形成规模化盈利。

结论:AI相关收入占比逐步上升,但仍处于投入期,尚未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三、结论与展望

万兴科技AI功能的渗透率在产品、战略、功能深度三个维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收入渗透仍需时间验证。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如生成式AI的质量提升)、用户对AI功能的接受度提高(如新生代创作者对AI的依赖度增加),AI相关收入占比有望逐步提升,成为公司的主要增长引擎。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公开信息中缺乏用户渗透(使用AI功能的用户比例)的直接数据,本文未对该维度进行分析。若需更精准的用户渗透数据,建议参考公司未来发布的用户运营报告或行业调研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