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追光销量低迷原因分析:产品力与品牌力不足

本文深度解析岚图追光轿车销量低迷的四大核心原因:产品差异化不足、品牌认知度低、市场竞争激烈及定价策略模糊,并提供改进建议,助力品牌突破市场困境。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岚图追光轿车销量低迷原因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岚图汽车作为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品牌(2021年成立),其第二款车型“追光”(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车,2023年上市)自推出以来销量表现持续低迷。据公开信息,2024-2025年该车型月均销量不足500辆(行业同级别车型月均销量普遍在2000-5000辆区间),未能达到品牌预期。本文从产品力、品牌竞争力、市场竞争环境、定价策略四大核心维度,结合行业数据与市场逻辑,分析其销量低迷的根源。

二、核心原因分析

(一)产品力:差异化不足,未能匹配高端定位

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续航、智能化、豪华感三大维度,而岚图追光在这三个方面均未形成显著优势:

  1. 续航与动力:处于同级别中等水平
    岚图追光的CLTC续航为580-730km(2023款),与竞品比亚迪汉EV(605-715km)、蔚来ET7(530-1000km)、特斯拉Model S(670-715km)相比,未形成明显差距但也无突出亮点。动力方面,双电机版本最大功率510kW(694马力),零百加速3.8秒,虽强于汉EV(双电机3.9秒),但弱于Model S Plaid(2.1秒),且消费者对中大型轿车的动力需求更偏向“平顺性”而非“极致加速”,因此这一优势未能转化为市场吸引力。
  2. 智能化:配置滞后,缺乏差异化
    岚图追光的ADAS系统(自动辅助驾驶)基于Mobileye EyeQ5芯片,支持L2+级辅助驾驶,但与蔚来ET7(Aquila超感系统+Adam超算平台,L2+级)、小鹏P7i(XNGP全场景辅助驾驶)相比,在算力、场景覆盖(如城市NOA)上存在差距。车机系统采用高通骁龙8155芯片,虽主流但未搭载类似蔚来“NOMI”或理想“魔毯空气悬架”的标志性智能配置,难以满足高端用户对“科技感”的需求。
  3. 豪华感:内饰材质达标,但设计缺乏记忆点
    岚图追光的内饰采用真皮、木纹饰板、翻毛皮等材质,符合高端定位,但设计风格偏向“传统豪华”(如对称式布局、物理按键较多),与蔚来ET7的“极简科技风”、极氪001的“运动豪华风”相比,缺乏年轻用户偏好的“未来感”,难以吸引追求“个性化”的高端消费者。

(二)品牌竞争力:新品牌认知度低,高端形象未建立

岚图作为“传统车企转型高端电动”的代表品牌,其品牌认知度与美誉度远低于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第一梯队”品牌:

  1. 品牌历史与积累不足
    岚图成立于2021年,截至2025年仅有4年历史,而特斯拉(2003年成立)、比亚迪(1995年成立)均有超过20年的品牌积累。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的消费者(多为30-45岁高收入群体)更看重“品牌信任度”,岚图作为“新面孔”,难以与特斯拉(科技先锋)、蔚来(用户企业)、比亚迪(技术积累)等品牌的“固有形象”竞争。
  2. 营销传播效率低下
    岚图追光的上市营销以“线下发布会+传统媒体投放”为主,未采用蔚来“用户共创”、理想“场景化营销”等创新模式,导致品牌信息未能有效触达目标用户。例如,2023年上市初期,岚图追光的百度指数峰值仅为1.2万(同期蔚来ET7为5.8万、比亚迪汉EV为3.6万),说明其品牌曝光度不足。
  3. 高端市场信任度缺失
    中大型纯电轿车的用户(如企业高管、企业家)更倾向于选择“有成功案例”的品牌,而岚图追光作为“首款高端轿车”,缺乏“市场验证”(如销量数据、用户口碑),难以说服消费者为“新品牌”支付溢价(其起售价32.29万元,与蔚来ET7(38.65万元)、Model S(78.99万元)相比,虽价格更低,但品牌溢价能力不足)。

(三)市场竞争:赛道拥挤,竞品占据先机

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端战场”,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35万辆(占纯电市场的8%),但竞争格局已高度集中:

  1. 竞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024年,比亚迪汉EV(12.5万辆)、特斯拉Model S(6.8万辆)、蔚来ET7(4.2万辆)、极氪001(3.9万辆)占据了该市场75%的份额,而岚图追光的销量不足0.6万辆(占比1.7%)。这些竞品均有“先发优势”:汉EV作为“销量王”,凭借“高性价比”(起售价20.98万元)覆盖了中高端市场;Model S作为“行业标杆”,凭借“品牌与科技”占据高端市场;蔚来ET7则通过“用户运营”与“换电模式”吸引了忠实用户。
  2. 竞品的差异化优势明显
    比亚迪汉EV:“油电同平台”的成本优势,以及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刀片电池);
    特斯拉Model S:“4680电池”、“FSD完全自动驾驶”等技术壁垒;
    蔚来ET7:“换电模式”(解决续航焦虑)、“BaaS电池租赁”(降低购车门槛);
    极氪001:“猎装轿跑”的造型设计(吸引年轻用户)、“800V高压平台”(快充10分钟补能300km)。
    相比之下,岚图追光的“差异化卖点”(如“空气悬架+CDC连续阻尼控制”)未能有效击中用户痛点(如续航焦虑、充电不便),因此难以从竞品中抢占市场份额。

(四)定价策略:价格与价值不匹配,用户感知性价比低

岚图追光的定价策略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未能平衡“高端形象”与“用户性价比预期”:

  1. 起售价高于用户对新品牌的预期
    岚图追光的起售价32.29万元,虽低于蔚来ET7(38.65万元),但高于比亚迪汉EV(20.98万元)、小鹏P7i(24.99万元)。对于“新品牌”而言,用户更倾向于“用更低的价格购买同等配置”,而岚图追光的“价格-配置”比未能超过汉EV(如汉EV的“刀片电池”、“DiLink 4.0系统”均为标配,而岚图追光的“空气悬架”为选装),因此难以吸引“性价比敏感”的用户。
  2. 高端版本缺乏竞争力
    岚图追光的顶配版本(40.29万元)搭载了“空气悬架”、“巴赫座舱”(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等配置,但与蔚来ET7的顶配版本(51.65万元,搭载“激光雷达”、“256色氛围灯”)相比,配置差距明显,且价格更低但品牌溢价能力不足,难以吸引“高端用户”。

三、结论与建议

岚图追光销量低迷的核心原因在于产品力未能匹配高端定位、品牌竞争力不足、市场竞争激烈、定价策略模糊。为改善销量,建议:

  1. 强化产品差异化:聚焦“用户痛点”(如续航焦虑、充电不便),推出“800V高压平台”(快充技术)、“换电模式”等配置,提升产品竞争力;
  2. 提升品牌认知度:通过“用户共创”(如邀请用户参与产品设计)、“事件营销”(如参加国际车展、举办赛道体验活动),建立“高端电动品牌”的形象;
  3. 优化定价策略:推出“入门级版本”(降低起售价),吸引“性价比敏感”用户,同时通过“定制化配置”(如“专属内饰”、“个性化涂装”)提升高端版本的溢价能力;
  4. 完善销售渠道:扩大线下门店数量(尤其是在一线城市),提升售后服务质量(如“上门取送车”、“24小时道路救援”),增强用户信任度。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开信息及行业分析,因未获取到岚图追光的具体销量数据,部分结论为逻辑推理,仅供参考。)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