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美团外卖业务毛利率持续下降的核心原因,包括骑手成本上升、行业竞争加剧、监管政策约束及低线城市扩张的利润稀释效应,并探讨未来改善路径。
美团(03690.HK)作为中国外卖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外卖业务(“美团外卖”)一直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占2024年总收入的58%)。然而,自2023年以来,美团外卖的毛利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23年毛利率约15%,2024年降至13%,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11%)。这一现象不仅影响公司整体盈利表现,也引发了市场对其业务可持续性的关注。本文从成本结构、竞争环境、监管政策、业务扩张四大维度,结合行业数据与公司过往财务表现,深入分析毛利率下降的核心原因。
美团外卖的成本结构中,配送成本(主要为骑手薪资、福利及配送设备投入)是最大支出项(占2024年外卖业务成本的42%)。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变化,骑手成本呈现刚性增长:
配送成本的刚性上升,直接挤压了毛利率空间——2025年上半年,配送成本占外卖业务收入的比例从2023年的30%升至35%,成为毛利率下降的首要因素。
外卖行业的竞争格局仍处于“存量博弈”阶段(2025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增速从2023年的18%降至8%),美团与饿了么(阿里系)的竞争已从“用户获取”转向“用户留存”与“商家绑定”。为维持市场份额(2025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约62%,较2023年下降3个百分点),公司不得不加大两端补贴:
2022年以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外卖行业出台了《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政策,对美团的业务模式形成约束:
为应对一线城市外卖市场饱和(2025年一线城市外卖渗透率达72%),美团近年来加速向低线城市(三至六线)扩张(2025年低线城市订单量占比从2023年的35%升至48%)。然而,低线城市的客单价低(2025年低线城市客单价约28元,较一线城市低30%)、配送半径大(平均3.5公里,较一线城市长20%)导致单位订单利润空间更小。此外,美团为拓展“即时零售”(如超市外卖、药品外卖)等新场景,需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供应链与仓储体系(2024年即时零售投入达25亿元),这部分投入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稀释了外卖业务的毛利率。
美团外卖毛利率下降是成本刚性上升、竞争加剧、监管约束、业务扩张四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骑手成本与配送效率是短期难以解决的核心矛盾(需通过“无人配送”等技术手段降低依赖),而低线城市与新场景的规模效应则需要长期投入(预计2026年低线城市订单量占比将达55%,届时单位成本可能下降)。
从行业趋势看,外卖行业已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美团需通过优化配送路线算法(降低配送成本)、提升商家数字化能力(提高商家复购率)、拓展高毛利场景(如高端餐饮外卖)等方式,缓解毛利率下降压力。若能实现这些转型,美团外卖仍有望维持行业龙头地位,但短期(1-2年)毛利率仍将处于低位(预计2025年全年毛利率约10-12%)。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