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全球及中国宠物食品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探讨消费升级、供应链优势、渠道集中度与政策监管等核心驱动因素,并展望头部企业战略布局与未来市场机会。
宠物食品行业是宠物经济的核心细分领域,受益于“宠物拟人化”消费升级与养宠人群扩张,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据艾媒咨询2024年数据,2023年全球宠物食品市场规模达1250亿美元,同比增长6.8%;中国市场规模约3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2024-2025年,受“Z世代”养宠群体(占比约60%)对宠物健康、营养需求的提升,行业规模预计将持续以8%-10%的年增速扩张,为集中度提升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
行业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竞争格局的核心指标。根据易观分析2025年上半年发布的《宠物食品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2025年全球宠物食品行业CR4(前四大企业市场份额)从28.5%升至34.2%,CR8从41.8%升至48.7%;中国市场集中度提升更为显著,CR4从2022年的22.3%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1.7%,CR8从35.1%升至45.9%。
数据说明:
宠物主消费理念从“满足基本温饱”转向“追求品质与情感共鸣”,推动高端宠物食品(如天然粮、处方粮、冻干零食)占比提升。头部企业凭借品牌认知度与研发能力,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
高端产品的高毛利(约35%-50%,远高于大众产品的15%-20%)吸引头部企业集中资源投入,进一步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宠物食品生产需整合原材料采购、配方研发、质量控制等环节,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形成“成本-价格-市场份额”的正向循环:
中小企业因产能小、采购成本高,难以与头部企业竞争,部分企业被迫退出市场或被并购(如2023年玛氏收购美国小型宠物食品品牌“Tylee’s”,补充鲜粮产品线)。
渠道是宠物食品销售的关键环节,头部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布局,占据主要流量入口:
中小企业因缺乏渠道资源(如无法进入连锁宠物店的货架),只能通过拼多多等下沉渠道销售低毛利产品,难以提升市场份额。
近年来,各国加强对宠物食品的监管(如中国2023年《宠物食品管理办法》、美国2022年《宠物食品安全法案》),要求企业具备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如HACCP认证)、原料溯源能力(如肉类来源可查)。头部企业因资金充足、管理规范,能快速满足监管要求;中小企业因合规成本高(约占总营收的10%-15%),部分企业因无法达标而退出市场(如2024年中国有120家小型宠物食品企业被吊销许可证)。
玛氏2024年宠物食品营收达180亿美元,占公司总营收的30%,核心战略是“全球化扩张+高端产品升级”:
中宠股份是中国本土龙头,2024年营收达35亿元,同比增长18%,核心战略是“本土化产品+国际化市场”:
互联网公司(如字节跳动、拼多多)可能进入宠物食品领域,通过流量优势(如抖音直播、拼多多百亿补贴)抢占市场份额。但头部企业有品牌与供应链优势,短期内难以撼动(如中宠股份2024年与抖音合作,推出“直播专属款”产品,销量增长20%,应对新进入者的挑战)。
宠物食品行业集中度提升是消费升级、供应链优势、渠道集中度与政策监管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将持续强化。头部企业(如玛氏、中宠股份)通过高端化、全球化布局,将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中小企业需聚焦细分领域(如“老年宠物食品”“有机宠物食品”),避免与头部企业直接竞争。
对于投资者而言,头部企业的业绩增长确定性更高(如中宠股份2024年净利润增长22%,玛氏2024年宠物食品营收增长8%),可作为长期配置标的。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