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 2025中国宠物医院连锁化率分析:现状、趋势与挑战

本报告深度分析2025年中国宠物医院连锁化率现状(22%)、驱动因素(消费升级、资本布局)与挑战(人才短缺、区域不平衡),展望未来5年连锁化率将达35%-40%,助力投资者把握宠物医疗行业机遇。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中国宠物医院连锁化率财经分析报告(2025年)

一、引言

随着中国宠物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宠物医疗作为宠物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规模化、标准化趋势日益显著。宠物医院连锁化率(即连锁品牌门店数量占行业总门店数量的比例)作为衡量行业集中度与成熟度的关键指标,近年来备受市场关注。本报告基于2024-2025年行业数据与趋势,从行业规模、连锁化率现状、驱动因素、挑战与展望五大维度,对中国宠物医院连锁化趋势进行深度分析。

二、行业规模:宠物医疗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

根据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研究报告》[1],2023年中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达到1,250亿元,同比增长18.5%;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480亿元,增速保持在18%以上。从细分赛道看,宠物诊疗(占比65%)、疫苗(15%)、药品(12%)、体检与保健(8%)是主要构成,其中诊疗服务的高客单价(单店月均营收约8-15万元)与强复购率(宠物年均就医次数约2.3次)是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

从需求端看,宠物主人的“精细化养宠”意识提升是关键驱动。2024年宠物主人对“宠物健康”的关注度高达78%(较2020年提升22个百分点),其中35%的主人愿意为宠物支付5,00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如手术、慢性病管理)。这种需求升级推动宠物医院从“社区门诊”向“综合医疗中心”转型,进一步催生了连锁品牌的规模化需求。

三、连锁化率现状:低基数下的快速提升

1. 当前水平:约22%(2024年)

根据易观分析2025年春季报告[2],2024年中国宠物医院总门店数量约为18,000家,其中连锁品牌门店数量约4,000家,连锁化率约22%。对比美国(连锁化率约55%)、日本(约40%)等成熟市场,中国宠物医院连锁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增长速度显著(2020年连锁化率仅为12%,年复合增长率达18%)。

2. 头部企业格局:CR5占比约15%

目前,中国宠物医院连锁品牌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 瑞鹏宠物医疗集团:拥有门店约1,200家(2024年末),覆盖全国30个省份,市场份额约6.7%;
  • 芭比堂动物医院(瑞鹏旗下品牌):专注于高端诊疗,门店约300家,市场份额约1.7%;
  • 宠颐生动物医院:拥有门店约400家,以华东地区为核心,市场份额约2.2%;
  • 美联众合动物医院:拥有门店约350家,聚焦北方市场,市场份额约1.9%;
  • 安安宠医:拥有门店约300家,以华南地区为主,市场份额约1.7%。

CR5(前五大连锁品牌)市场份额合计约15%,较2020年的8%提升显著,但仍低于美国CR5的35%(数据来源:美国宠物产品协会APPA)。

四、连锁化率提升的驱动因素

1. 消费升级:从“治小病”到“全生命周期管理”

随着宠物主人收入水平与养宠理念的提升,宠物医疗需求从“治疗感冒、腹泻”等基础疾病,扩展到“疫苗接种、体检、手术(如绝育、骨科手术)、慢性病管理(如糖尿病、肾病)”等全生命周期服务。连锁品牌凭借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专业的医疗团队、完善的设备配置(如DR、B超、生化分析仪),更能满足高端需求,因此成为宠物主人的首选。

2. 资本加速布局:推动规模化扩张

2021-2024年,宠物医疗行业共获得25起融资,总金额约30亿元(数据来源:IT桔子[3])。其中,瑞鹏集团(获得高盛、腾讯等投资)、宠颐生(获得红杉资本投资)、安安宠医(获得经纬中国投资)等连锁品牌是融资主力。资本的注入不仅为连锁品牌提供了扩张资金,更推动了供应链整合(如药品、器械的集中采购)、信息化建设(如电子病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与人才培养(如与高校合作开设宠物医疗专业),提升了连锁品牌的运营效率与竞争力。

3. 政策与合规要求:倒逼行业集中

近年来,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的监管逐步加强:

  • 2022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要求动物诊疗机构必须具备执业兽医资格证固定的诊疗场所完善的医疗设备
  • 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宠物医疗行业监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宠物医院必须明码标价规范医疗行为(如禁止虚假宣传、过度治疗)。

这些政策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小型宠物医院(尤其是夫妻店)因难以满足合规要求(如缺乏执业兽医、设备落后)而逐渐被淘汰,而连锁品牌凭借规模化优势(如集中采购降低成本、统一培训提升医生资质),更能应对合规压力,因此抢占了更多市场份额。

4. 技术赋能:信息化与标准化提升运营效率

连锁品牌通过信息化系统(如瑞鹏的“宠物医疗云平台”、宠颐生的“智能诊疗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如客户历史病历、药品库存)、流程标准化(如诊疗步骤、收费标准)与远程医疗(如在线问诊、远程监测),降低了单店运营成本(据瑞鹏集团2024年财报[0],连锁门店的单店运营成本较独立门店低15%-20%),同时提升了服务质量与客户粘性。

五、连锁化率提升的挑战

1. 人才短缺:宠物医生供给不足

宠物医生的培养周期长(需5年本科+2年临床实习),且专业门槛高(需通过国家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根据中国兽医协会[4]数据,2024年全国执业兽医数量约12万人,其中从事宠物医疗的约3万人,而宠物医院总需求约5万人,缺口约2万人。连锁品牌因扩张速度快,人才短缺问题更为突出(如瑞鹏集团2024年计划新增200家门店,需招聘约400名宠物医生,但实际仅完成60%)。

2. 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线城市与下沉市场差距大

连锁品牌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与新一线城市(如杭州、成都、武汉),这些城市的连锁化率约为35%;而下沉市场(如三四线城市、县城)的连锁化率仅为**10%**左右。下沉市场的宠物主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仍以“基础诊疗”为主,且消费能力有限,连锁品牌的高端服务难以渗透。

3. 竞争加剧:独立门店与连锁品牌的博弈

尽管连锁化率提升,但独立门店仍占78%的市场份额(2024年)。独立门店凭借地理位置优势(如社区周边)、灵活的定价策略(如更低的诊疗费用)与熟客关系,仍能吸引部分宠物主人。此外,部分独立门店通过差异化竞争(如专注于某一领域,如牙科、眼科),也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连锁品牌若想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需解决下沉市场渗透差异化服务问题。

六、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中国宠物医院连锁化率目前处于低基数、高增长阶段,2024年约为22%,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25%(数据来源:艾瑞咨询[1])。连锁化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消费升级、资本布局、政策合规技术赋能,但也面临人才短缺、区域不平衡、竞争加剧等挑战。

2. 展望

未来5年(2025-2030年),中国宠物医院连锁化率有望提升至35%-40%,接近日本当前水平。推动连锁化率提升的关键方向包括:

  • 人才培养:加强与高校合作,开设宠物医疗专业,扩大执业兽医供给;
  • 下沉市场渗透:推出适合下沉市场的“经济型”连锁品牌,降低服务价格,满足基础需求;
  • 差异化服务:聚焦某一细分领域(如宠物牙科、宠物肿瘤科),提升专业竞争力;
  • 信息化升级:进一步完善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系统,提升运营效率与客户体验。

总之,宠物医院连锁化是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的必然趋势,连锁品牌将凭借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优势,逐步抢占市场份额,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注:报告中[0]代表券商API数据,[1][2][3][4]代表网络搜索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