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AI玩具内容生态,涵盖IP创作、技术支撑、内容生产及变现模式,探讨传统玩具企业与科技企业的协同发展,展望AI玩具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AI玩具是玩具产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新兴领域,核心是通过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玩具的智能化、互动化和内容化。其内容生态涵盖IP创作、技术支撑、内容生产、场景应用及变现模式等环节,目标是满足儿童及家庭对“教育+娱乐”的复合需求。
从现有市场参与者看,传统玩具企业(如奥飞娱乐、邦宝益智)依托IP库向AI玩具延伸,科技企业(如科大讯飞)则通过AI技术赋能玩具内容,形成“IP+技术+内容”的生态雏形。尽管当前市场规模数据缺失,但从企业财务表现及战略布局可推断,AI玩具已成为玩具产业的高增长赛道。
奥飞娱乐(002292.SZ):作为国内动漫IP龙头,拥有“超级飞侠”“喜羊羊与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等知名IP,其玩具业务(占总营收约60%)已切入AI领域,推出“超级飞侠AI互动玩具”“巴啦啦小魔仙智能魔法棒”等产品,通过语音交互、动作识别实现玩具与儿童的内容互动。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11.98亿元,其中玩具业务收入约7.19亿元,同比增长8%(注:数据来自企业半年报),主要受益于AI玩具的销售增长。
邦宝益智(603398.SH):传统益智玩具企业,近年来转型AI智能积木,通过搭载传感器、蓝牙模块实现积木的编程化、互动化。2025年上半年,公司玩具业务收入约8.46亿元(占总营收60%),其中智能积木收入占比约15%,同比增长12%(注:数据来自企业半年报),显示AI内容对传统玩具的升级效应。
科大讯飞(002230.SZ):作为AI龙头企业,通过“讯飞星火”大模型赋能玩具内容,推出AI学习机、智能对话玩具等产品。2025年上半年,公司AI硬件销售额同比增长42%(其中AI玩具占比约20%),主要得益于“讯飞星火”的语音交互、个性化内容推荐功能。例如,其AI学习机通过大模型实现“因材施教”的内容输出,连续三年位居电商平台“618”销售额榜首,半年度收入翻番(注:数据来自企业forecast)。
传统玩具企业的IP库是AI玩具内容的核心来源。例如,奥飞娱乐的“超级飞侠”IP通过AI技术实现“角色对话+任务游戏”,将动画内容转化为玩具的互动内容;邦宝益智的“积木IP”则通过编程内容实现“玩中学”,满足儿童的教育需求。IP的持续创作(如奥飞每年推出2-3部新动画)是内容生态的重要支撑。
AI技术是玩具内容智能化的关键。科大讯飞的“讯飞星火”大模型提供语音交互、自然语言理解、个性化推荐等功能,支持玩具实现“听懂需求+生成内容+互动反馈”的闭环;奥飞娱乐则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玩具对儿童动作的识别,提升内容的互动性。技术投入方面,科大讯飞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0.68亿元(占总营收19%),主要用于大模型及AI硬件的内容优化。
AI玩具的内容生产已从传统的“固定剧本”转向“动态生成”。例如,科大讯飞的AI玩具可根据儿童的提问生成个性化故事,奥飞的“超级飞侠”玩具可根据儿童的动作触发不同的任务内容。内容形式涵盖故事、游戏、教育课程等,目标是实现“娱乐中学习”的场景融合。
AI玩具的变现模式正从传统的“一次性产品销售”向“产品+内容运营”延伸:
未来,AI玩具内容生态的核心是构建“IP创作-技术支撑-内容生产-场景应用-变现”的闭环。传统玩具企业需加强IP与AI技术的结合,科技企业需深化内容与玩具场景的融合,共同推动AI玩具从“功能化”向“内容化”升级。
从财务表现看,奥飞娱乐2025年上半年玩具业务收入增长8%,科大讯飞AI硬件销售额增长42%,显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未来3-5年,AI玩具将成为玩具产业的核心增长点,内容生态的完善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AI玩具内容生态是玩具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其核心是“IP+技术+内容”的协同。传统玩具企业依托IP库向AI延伸,科技企业通过技术赋能内容,形成了初步的生态雏形。尽管当前面临监管与创新的挑战,但随着内容运营模式的成熟,AI玩具有望成为玩具产业的高增长赛道,推动产业从“制造”向“创造”升级。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