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中国减肥药市场国产替代进度,涵盖市场规模、进口药主导格局、国产替代驱动因素及重点企业进展。探讨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企业的研发突破与商业化策略,展望2030年国产替代前景。
中国肥胖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根据《中国2030健康纲要》数据,2020年中国成人肥胖率已达12.9%,超重率达34.3%,肥胖相关疾病(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医疗负担逐年加重。减肥药市场作为肥胖症治疗的重要手段,规模持续扩张。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中国减肥药市场规模约为120亿元,同比增长25%,预计2025年将突破1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保持在20%以上。
当前市场仍以进口药为主,诺和诺德(Novo Nordisk)的利拉鲁肽(Saxenda)、礼来(Eli Lilly)的司美格鲁肽(Wegovy)等GLP-1受体激动剂占据约70%的市场份额。进口药价格高昂(如司美格鲁肽月均费用约3000元),且医保覆盖有限,患者用药可及性不足。国产减肥药的研发与上市,有望通过成本优势(预计价格较进口药低30%-50%)和医保谈判准入,提升患者可及性,推动市场份额重构。
国家药监局(NMPA)近年来推出“优先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等政策,缩短创新药上市周期。例如,恒瑞医药的SHR-1819(GLP-1受体激动剂)于2023年进入Ⅲ期临床,2025年有望提交上市申请,审批周期较传统药物缩短1-2年。此外,医保局通过“医保谈判”将优质国产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如2024年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类似物(HDM1002)纳入医保,大幅降低患者负担,推动销量增长。
GLP-1受体激动剂是当前减肥药的主流靶点,国内企业在该领域的研发进展显著:
国产减肥药的生产成本较进口药低约40%(主要由于原材料本地化、生产工艺优化),且国内企业拥有更完善的销售渠道(如医院、药店、电商平台),能快速覆盖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地区。例如,华东医药的HDM1002通过“医院+电商”双渠道销售,2024年电商渠道销售额占比达30%,显著提升了产品渗透率。
恒瑞医药作为国内创新药龙头,2024年研发投入达68亿元(占比15%),其中代谢领域投入占比20%[0]。SHR-1819是其减肥药管线的核心产品,预计2025年上市后,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0亿元,抢占进口药市场份额约15%。此外,公司通过“国际化+本地化”策略,将SHR-1819推向东南亚市场,2024年已与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药企签订合作协议,拓展海外市场。
华东医药的HDM1002于2023年获批上市,2024年销售额达8.6亿元,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0]。公司通过“医保+基层医疗”策略,将产品推广至县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4年基层市场销售额占比达40%。此外,公司正在研发的HDM1003(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进入Ⅱ期临床,预计2026年上市,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丽珠集团聚焦消化道、神经精神等领域,2024年研发投入达12亿元(占比10%),其中减肥药管线(LZ-001)是其重点布局方向[0]。LZ-001是GLP-1/GCGR双重激动剂,具有更强的体重下降效果(Ⅱ期临床数据显示12周体重下降率达12%),且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单一GLP-1受体激动剂。公司计划2025年启动Ⅲ期临床,2027年上市,有望凭借差异化优势抢占高端市场。
随着国产减肥药的陆续上市(2025-2027年将有5-8款国产GLP-1受体激动剂获批),国产替代进度将加速,预计2030年国产减肥药市场份额将提升至60%以上。其中,恒瑞医药、华东医药、丽珠集团等龙头企业将凭借研发、渠道、成本优势,成为国产替代的核心力量。此外,随着肥胖率的持续上升和医保覆盖的扩大,减肥药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为国产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减肥药市场国产替代进度正处于加速阶段,政策支持、技术突破、成本优势是主要驱动因素。恒瑞医药、华东医药、丽珠集团等企业的研发进展显著,有望在未来几年抢占进口药市场份额。尽管面临研发风险和竞争加剧的挑战,但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患者需求的增长,国产减肥药的前景依然广阔。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