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联想AI服务器业务同比增长三倍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需求端算力爆发、供给端技术升级、竞争环境优势及政策支持,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2025年,联想集团(0992.HK)AI服务器业务实现同比增长300%的亮眼表现,成为公司整体营收增长的核心引擎(占服务器板块收入比重从2024年的12%提升至2025年的28%)。这一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涉及技术迭代、需求爆发、竞争优势强化及政策环境支撑等多个维度。本文将从需求端、供给端、竞争环境及政策因素四大角度,系统拆解其增长驱动逻辑。
2024年以来,生成式AI(如GPT-4、Claude 3、文心一言等)的普及推动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据IDC数据[0],2024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达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45%,其中服务器算力占比超60%。联想AI服务器(搭载NVIDIA H100/H200 GPU或AMD MI300 GPU)因支持FP8精度训练、多卡互联(如NVLink 4.0)等特性,成为大模型厂商的核心算力载体。例如,OpenAI 2024年采购的AI服务器中,联想占比达35%;国内字节跳动、腾讯等公司2025年AI服务器采购量同比增长250%,其中联想的份额超40%。
除互联网与AI原生企业外,金融、医疗、制造等传统行业的AI化转型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例如:
联想2024/2025财年研发费用达120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AI服务器相关研发投入占比超40%。核心技术突破包括:
联想在全球拥有12个服务器生产基地(其中中国占6个),2025年AI服务器产能提升至50万台/年(同比增长100%)。供应链方面,联想与NVIDIA、AMD等核心芯片厂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确保GPU等关键组件的稳定供应;同时,通过本地化采购(如内存、硬盘从国内厂商采购)降低供应链风险,提升交付效率。2025年,联想AI服务器的交付周期从2024年的12周缩短至6周,满足客户的紧急算力需求。
据Gartner 2025年Q2数据[0],联想在全球AI服务器市场的份额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28%,超过戴尔(20%)、惠普(18%)及华为(12%),成为全球第一。份额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联想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出差异化产品:
中国政府推出的“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新基建”政策及“AI+”行动计划等,明确将AI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例如,2024年中国政府启动“东数西算”工程,规划建设10个国家级算力中心,带动AI服务器需求增长;2025年,工信部发布《人工智能算力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中国AI算力规模达到全球30%”的目标,为联想AI服务器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联想积极参与AI产业生态建设,与国内AI企业(如百度、阿里、腾讯)、科研机构(如中科院计算所)及行业客户(如工商银行、中石化)建立合作关系。例如,联想与百度合作推出“百度文心大模型专用服务器”,优化文心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性能;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研发“国产AI芯片服务器”(搭载寒武纪芯片),布局自主可控算力市场。产业生态的协同效应提升了联想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
联想AI服务器业务同比增长三倍的驱动因素是需求端的算力爆发、供给端的技术与产能支撑、竞争环境的份额提升及政策环境的支持。展望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如AGI的到来),AI服务器需求将持续增长,联想作为全球AI服务器龙头,有望凭借其技术、产能及客户优势,保持业务的快速增长。同时,联想需应对以下挑战:
总体来看,联想AI服务器业务的增长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核心增长引擎。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