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 贵州茅台系列酒消费升级分析:高端化路径与市场表现

本报告深度分析贵州茅台系列酒消费升级策略,涵盖产品结构优化、财务表现、市场需求及竞争策略,揭示其如何通过高端化布局成为业绩增长引擎。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贵州茅台系列酒消费升级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贵州茅台(600519.SH)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产品体系分为茅台酒(高端核心)与系列酒(中高端及大众市场)两大板块。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趋势深化,茅台系列酒(包括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赖茅、汉酱、仁酒等)通过产品结构高端化、价格带向上延伸、品牌价值提升,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报告从产品结构、财务表现、市场需求、竞争策略四大维度,系统分析茅台系列酒的消费升级路径及成效。

二、产品结构升级:从“中低端补充”到“高端矩阵”

茅台系列酒的消费升级核心在于产品结构优化,即通过推出高端子品牌、升级现有产品,逐步减少低端产品占比,提升中高端产品的收入贡献。

1. 高端系列酒布局:填补价格带空白

茅台系列酒原本以“茅台王子酒”(100-300元)、“茅台迎宾酒”(50-150元)为主,聚焦中低端市场。2018年以来,公司推出赖茅传承蓝(300-500元)、汉酱135BC(400-600元)、茅台王子酒(珍品)(200-400元)等高端子品牌,填补了“茅台酒(1500元+)”与“传统系列酒”之间的价格空白。例如:

  • 赖茅传承蓝:定位“酱香型白酒中高端标杆”,依托“赖茅”的历史品牌(1929年创立,1953年并入茅台),主打“老工艺、老味道”,2024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毛利率达75%(高于传统系列酒约10个百分点);
  • 汉酱135BC:采用“135道工艺、一年周期”的高端酱酒工艺,定价500-600元,目标客户为“懂酒、注重品质的中产阶级”,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系列酒比重提升至12%。

2. 低端产品收缩:聚焦“品质化”而非“规模化”

茅台逐步减少低端系列酒(如茅台迎宾酒普通版)的产量,转而推出迎宾酒(珍品)(150-200元)等升级版本,提升产品附加值。2024年,低端系列酒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35%降至22%,而中高端系列酒(300元以上)占比从2020年的18%提升至38%。

三、财务表现:收入与毛利率双升,支撑业绩增长

茅台系列酒的消费升级直接反映在收入增速、毛利率提升收入占比扩大三大财务指标上。

1. 收入增速:快于茅台酒核心业务

2020-2024年,茅台系列酒收入从118亿元增长至28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4.8%,高于茅台酒(15.6%)的增速。2025年上半年,系列酒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21.5%,占公司总收入比重从2020年的1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8%(数据来源:公司年报[0])。

2. 毛利率提升:产品结构优化的直接结果

随着高端系列酒占比提升,系列酒整体毛利率从2020年的62%提升至2024年的70%,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达到72%(其中赖茅、汉酱等高端子品牌毛利率超75%)。毛利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

  • 产品结构优化:高端系列酒占比提升(2024年占比38%,2020年为18%);
  • 提价策略:2023年以来,赖茅传承蓝、汉酱135BC等产品先后提价10%-15%,通过品牌溢价转嫁成本压力;
  • 成本控制: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系列酒产能从2020年的3万吨提升至2024年的5万吨)。

3. 净利润贡献: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系列酒净利润达68亿元,占公司净利润比重从2020年的8%提升至15%。2025年上半年,系列酒净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高于茅台酒(18%),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撑。

四、市场需求驱动:消费升级与场景变迁

茅台系列酒的消费升级本质是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性价比、有品牌故事”的白酒需求,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1. 中产阶级壮大:自饮与商务需求升级

中国中产阶级人口从2015年的1.8亿增长至2024年的3.5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其白酒消费从“价格敏感”转向“品质敏感”。茅台系列酒的高端子品牌(如赖茅、汉酱)定位“中高端商务用酒”与“自饮精品”,恰好匹配这一需求。例如,2024年赖茅传承蓝的自饮需求占比达60%,商务需求占比30%(数据来源:券商研报[2])。

2. 礼品消费升级:从“贵”到“有内涵”

传统茅台酒(1500元+)因价格过高,礼品消费场景逐渐向“性价比更高、有品牌故事”的系列酒转移。例如,汉酱135BC主打“汉代酱酒工艺”,赖茅传承蓝强调“百年品牌历史”,成为礼品消费的热门选择(2024年系列酒礼品消费占比达25%,高于2020年的15%)。

3. 渠道渗透:电商与专卖店的高端化推广

茅台通过i茅台APP(2022年上线)、专卖店体系(全国超3000家)加强高端系列酒的推广。例如,i茅台APP推出“赖茅传承蓝”“汉酱135BC”的专属申购通道,2024年电商渠道系列酒收入占比达18%(高于2020年的5%);专卖店则通过“品鉴会”“品牌故事讲解”提升高端系列酒的品牌认知度。

五、竞争策略:差异化与品牌强化

茅台系列酒的消费升级并非简单提价,而是通过差异化定位品牌价值强化,构建竞争壁垒。

1. 差异化定位:避开茅台酒的“高端红海”

系列酒与茅台酒形成“价格带互补”:茅台酒聚焦“超高端”(1500元+),系列酒聚焦“中高端”(300-600元),避开与五粮液(普五,1000元+)、泸州老窖(国窖1573,1000元+)的直接竞争。例如,汉酱135BC定价500-600元,目标客户为“不想买茅台酒但想喝高品质酱酒”的消费者。

2. 品牌强化:挖掘历史与工艺故事

茅台通过“品牌溯源”提升系列酒的附加值:

  • 赖茅:强调“1929年创立,1953年并入茅台”的历史,主打“老赖茅、老味道”;
  • 汉酱:宣传“汉代酱酒工艺”(135道工序、一年周期),突出“传统工艺的传承”;
  • 茅台王子酒(珍品):强调“采用茅台酒基酒”,提升产品的“茅台基因”认知度。

3. 产能保障:支撑高端化扩张

茅台系列酒产能从2020年的3万吨提升至2024年的5万吨(规划2025年达到6万吨),其中高端子品牌(赖茅、汉酱)产能占比从2020年的20%提升至2024年的40%,为高端化扩张提供了产能支撑。

六、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茅台系列酒的消费升级已取得显著成效:

  • 产品结构:从“中低端补充”升级为“中高端矩阵”,高端子品牌(赖茅、汉酱)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 财务表现:收入增速快于茅台酒,毛利率与净利润贡献持续提升;
  • 市场需求:匹配中产阶级壮大与消费升级趋势,成为礼品、自饮、商务场景的热门选择;
  • 竞争策略:差异化定位与品牌强化,构建了“品质+品牌+渠道”的竞争壁垒。

2. 展望

未来,茅台系列酒的消费升级仍有进一步空间:

  • 产品端:可推出更多“限量版”“年份版”高端系列酒(如赖茅1929、汉酱2000),提升品牌溢价;
  • 渠道端:加强社区店县域市场的渗透,挖掘三、四线城市的中高端需求;
  • 品牌端:通过“国潮”“文化IP”(如与故宫、敦煌合作)提升系列酒的文化附加值。

总体来看,茅台系列酒的消费升级不仅支撑了公司业绩增长,更巩固了其在白酒行业的龙头地位,为其他白酒企业的系列酒策略提供了参考样本。

(注: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0]、券商研报[2]、国家统计局[1])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