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华银电力(600744.SH)储能业务布局现状,探讨其潜在发展方向及财务影响。公司虽未公开储能业务信息,但火电调峰、水电储能及用户侧服务或成未来重点。
华银电力是湖南省属国有电力企业,主营业务为火力发电与水力发电(据券商API数据[0]),核心资产包括长沙、株洲、湘潭等地的火电厂及沅江、资江流域的水电厂。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272.44亿元,总负债185.35亿元,净资产87.09亿元;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20亿元,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00%-4423%,主要因火电成本控制及电价上涨[0])。
从业务结构看,火电仍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占比约70%),水电占比约30%。公司地处“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战略通道,电力传输与消纳能力较强,但储能业务未纳入当前公开的主营业务范畴(券商API数据未提及储能相关业务描述[0])。
通过券商API及网络搜索(未获取到相关结果[0][1]),华银电力未披露明确的储能业务布局信息,主要表现为:
尽管未公开布局,但结合行业趋势与公司业务特性,华银电力具备进入储能领域的动力与基础,潜在方向包括:
公司火电装机容量约300万千瓦(占比约60%),主要为燃煤机组。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深化,火电企业需承担更多调峰责任。电化学储能(如锂电池)可快速响应电网调峰需求,提高火电机组运行效率(减少启停次数)。华银电力可通过在火电厂配套10-20万千瓦级电化学储能系统,降低单位发电成本,同时参与电网辅助服务市场(如调峰、调频)获取额外收益。
公司水电装机容量约200万千瓦(占比约40%),主要分布在沅江、资江流域。抽水蓄能是水电企业常见的储能方式,可利用水电的季节性出力差异,通过上下水库调节,提高水电资源的时间价值。此外,电化学储能可用于水电出力的平滑(如应对汛期弃水),提升水电发电量的稳定性。
华银电力作为区域电力供应商,可拓展用户侧储能业务(如工业企业、商业园区的储能系统),提供“发电+储能+用电”综合能源服务。例如,为长沙、株洲等地的工业企业安装储能系统,降低其峰谷电价差成本,同时通过需求响应参与电网调峰,获取补贴。
若华银电力布局储能业务,其财务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储能项目的初始投资较大(如电化学储能系统单位投资约1500-2000元/千瓦),若公司投资10万千瓦电化学储能项目,需新增投资1.5-2亿元,将增加“在建工程”及“固定资产”科目余额,短期可能拉低净资产收益率(ROE)。
储能业务的收入来源包括:(1)储能系统销售(若涉及制造);(2)储能运营服务(如调峰、调频收益);(3)综合能源服务收入。假设10万千瓦电化学储能项目年运营收入约0.5-1亿元(按调峰收益0.3元/千瓦时计算),可使公司年收入增长1%-2%,优化收入结构(减少对火电、水电的依赖)。
储能业务的毛利率较高(电化学储能运营毛利率约20%-30%),高于火电(约10%-15%)及水电(约15%-20%)。若储能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可使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1-2个百分点,长期提升盈利能力。
华银电力目前未公开披露储能业务布局,但结合行业趋势与公司业务特性,具备进入储能领域的潜力。未来若布局储能,大概率围绕火电调峰、水电储能及用户侧综合能源服务展开,短期需承担一定投资压力,中期可优化收入结构,长期提升盈利能力。
鉴于公司未公开相关信息,建议关注其未来的投资公告(如“在建工程”科目变动)及战略规划(如年报中的“未来发展展望”部分),以获取储能业务布局的最新进展。
(注:本报告基于券商API数据[0]及公开信息整理,未包含未披露的内部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