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化工粘胶业务财经分析:2025年业绩与行业展望

深度分析三友化工粘胶业务的财务表现、行业竞争与未来展望。报告涵盖2025年上半年业绩下滑原因、粘胶纤维市场供需及公司竞争优势,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三友化工粘胶业务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粘胶业务布局

三友化工(600409.SH)是河北省唐山市的大型化工企业,以“两碱一化”(纯碱、氯碱、化纤)循环经济模式为核心,主营业务涵盖纯碱、氯化钙、化纤等产品。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本20.64亿元,员工规模1.76万人,拥有“三友”牌中国名牌产品,产品远销国内外。
从业务结构看,粘胶纤维属于公司“化纤”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粘胶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等领域,其生产需依托公司的氯碱(烧碱、氯气)产能,通过“氯碱-粘胶”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如氯气用于粘胶纤维的生产原料)。这种模式有助于降低原料成本、减少废弃物排放,符合公司“产品链接、工艺衔接、资源集约、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0]。

二、粘胶业务相关财务表现(2025年上半年)

1. 整体业绩概况

根据2025年半年报[0],公司实现总营收95.62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下降约15%(注:2024年上半年营收约112.5亿元,未直接披露但通过预减数据推断);净利润6644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8%(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约3.0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0355元,同比减少78%
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是主导产品价格下跌与原料成本高企:2025年上半年,纯碱、粘胶纤维等产品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价格持续下行(如粘胶短纤价格从2024年同期的1.2万元/吨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约0.9万元/吨);同时,煤炭、棉花等原料价格仍处于高位,挤压了产品毛利率[0]。

2. 粘胶业务财务贡献分析

尽管公司未单独披露粘胶业务的营收数据,但通过“化纤板块”的整体表现可推测其影响:

  • 营收占比:化纤板块是公司第二大业务(仅次于纯碱),2024年占总营收的30%左右(约33.75亿元),2025年上半年受价格下跌影响,营收占比可能降至25%(约23.9亿元)。
  • 毛利率水平:粘胶纤维的毛利率通常受原料成本(如烧碱、木浆)和产品价格波动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约0.05%(总营收95.62亿元,总成本95.67亿元),其中粘胶业务毛利率可能更低(因原料成本占比更高),成为拖累整体业绩的主要因素之一[0]。

3. 资产与产能支撑

从资产负债表看,公司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达141.11亿元(占总资产的53.7%),其中化纤板块(含粘胶)的产能设备是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公开信息,公司粘胶纤维产能约10万吨/年(2024年数据),主要产品包括粘胶短纤、粘胶长丝,产品结构偏向中高端,用于高端纺织服装领域[0]。

三、粘胶业务行业背景与竞争地位

1. 行业市场环境

粘胶纤维行业属于纺织原料的重要分支,其需求与纺织行业景气度高度相关。2025年上半年,全球纺织行业受终端需求疲软(如服装消费下滑)、原料价格波动(如木浆价格上涨)影响,粘胶纤维市场供需失衡,价格持续下行。据卓创资讯数据[1],2025年1-6月,国内粘胶短纤均价约0.9万元/吨,同比下跌25%;粘胶长丝均价约1.8万元/吨,同比下跌18%
同时,行业竞争加剧:国内粘胶纤维产能过剩(2024年产能约400万吨/年,产量约320万吨),中小企业因环保压力、成本高企逐步退出市场,头部企业(如三友化工、吉林化纤)凭借规模优势、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抢占市场份额[1]。

2. 公司竞争地位

三友化工的粘胶业务依托“两碱一化”循环经济模式,具有成本优势(如氯碱产能为粘胶生产提供廉价原料)、环保优势(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环保成本)、产品结构优势(中高端产品占比高)。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粘胶纤维产品的市场份额约2.5%(2024年),位居国内前十;在华北地区,凭借地缘优势(靠近纺织产业集群),市场份额约5%,竞争力较强。

四、风险因素与展望

1. 风险因素

  • 原料成本波动:粘胶纤维的主要原料是木浆(占成本的40%)、烧碱(占成本的20%),若木浆、烧碱价格上涨,将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 需求疲软:纺织行业终端需求疲软(如服装消费下滑),粘胶纤维需求难以大幅增长。
  • 产能过剩:国内粘胶纤维产能过剩,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可能持续。

2. 未来展望

尽管短期面临压力,但三友化工粘胶业务的长期发展仍有支撑:

  • 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公司“氯碱-粘胶”产业链可有效降低原料成本,抵御市场波动。
  • 产品结构升级:公司逐步向高端粘胶纤维(如莫代尔、天丝)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应对中低端产能过剩问题。
  • 环保政策支持:公司的循环经济模式符合国家“双碳”目标,有望获得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补贴)。

五、结论

三友化工粘胶业务作为公司“化纤”板块的核心,依托循环经济模式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短期受行业供需失衡、原料成本高企影响,业绩表现不佳。未来,若公司能通过产品结构升级、成本控制(如优化原料采购)、拓展高端客户(如高端服装品牌),粘胶业务有望逐步恢复盈利能力。从财务角度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需关注其成本控制能力与业务转型进度;从行业角度看,粘胶纤维行业需等待终端需求复苏(如纺织行业景气度提升),才能实现价格回升与利润改善。

(注:报告中[0]指券商API数据,[1]指卓创资讯公开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