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 比亚迪混动车型占比提升分析:技术驱动与市场影响

本文深入分析比亚迪混动车型(DM-i/DM-p)销量占比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技术壁垒、市场需求及财务影响,揭示其如何巩固新能源汽车市场龙头地位。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比亚迪混动车型占比提升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其产品矩阵涵盖纯电动(BEV)与插电混动(PHEV)两大核心赛道。近年来,混动车型(主要为DM-i/DM-p系列)的销量占比持续提升,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市场现状、驱动因素、财务影响、竞争格局四大维度,结合公开数据与财务指标,深入分析比亚迪混动车型占比提升的逻辑与价值。

二、混动车型占比提升的现状

根据比亚迪公开披露的销量数据(2023-2025年),混动车型销量从2023年的80万辆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65万辆(全年预计130万辆),占公司新能源总销量的比例从2023年的4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2%(见图1,数据来源:比亚迪官方公告)。这一趋势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5年中国混动汽车市场规模预计达350万辆,比亚迪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28%提升至2025年的37%,巩固了其在混动赛道的绝对领先地位。

三、混动车型占比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

1. 技术壁垒:DM-i/DM-p超级混动系统的差异化优势

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与DM-p(性能混动)系统是其混动车型的核心竞争力。其中,DM-i系统采用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3.04%)、EHS电混系统(集成电机、离合器、减速器)及刀片电池,实现了“亏电油耗低至3.8L/100km”“纯电续航120km”的极致性能,解决了纯电动车型的“续航焦虑”与“补能痛点”。DM-p系统则聚焦性能,搭载2.0T发动机与双电机,零百加速仅需4.3秒,满足高端用户对动力的需求。
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认可:秦PLUS DM-i、宋Pro DM-i、唐DM-p等车型长期占据细分市场销量榜首,2025年上半年秦PLUS DM-i销量达25万辆,同比增长30%,成为混动市场的“爆款”。

2. 市场需求:续航焦虑与下沉市场的双重驱动

混动车型的核心优势在于**“可油可电”**的补能灵活性,尤其契合以下两类需求:

  • 续航焦虑缓解:纯电动车型依赖充电设施,而混动车型可通过燃油补能,解决了长途出行与充电不便的问题,覆盖了更广泛的使用场景(如农村、三四线城市)。
  • 下沉市场渗透:下沉市场(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充电设施覆盖率较低,混动车型的“无充电依赖”特性使其成为该市场的首选。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混动车型在下沉市场的销量占比达60%,远超纯电车型的40%

3. 产品矩阵:全价位覆盖的差异化布局

比亚迪混动车型覆盖紧凑型、中型、中大型三大细分市场,价格区间从10万元(秦PLUS DM-i)35万元(唐DM-p),满足不同消费层级的需求:

  • 紧凑型市场:秦PLUS DM-i(10-15万元)主打“高性价比”,针对年轻家庭用户,2025年上半年销量占混动总销量的40%
  • 中型市场:宋Pro DM-i(13-18万元)聚焦“家用SUV”,凭借大空间与低油耗,成为家庭第二辆车的首选;
  • 中大型市场:唐DM-p(25-35万元)主打“性能与豪华”,针对高端用户,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50%

四、混动占比提升对财务表现的影响

混动车型占比提升对比亚迪的财务表现具有正向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毛利率提升、收入增长、利润增厚三大方面:

1. 毛利率提升:混动车型的溢价能力

混动车型的技术复杂度高于纯电车型(需集成发动机、电机、电池三大系统),因此具备更高的溢价能力。根据券商API数据[0],比亚迪纯电车型的毛利率约为20%,而混动车型的毛利率约为25%(主要来自发动机与电混系统的技术溢价)。
假设2023年混动占比为45%,纯电占比为55%,则整体毛利率为:
[ 45% \times 25% + 55% \times 20% = 22.25% ]
2025年混动占比提升至55%,纯电占比为45%,则整体毛利率提升至:
[ 55% \times 25% + 45% \times 20% = 22.75% ]
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对应2025年上半年3712.81亿元的总收入(数据来源:券商API[0]),可增加18.56亿元的毛利润,直接增厚营业利润。

2. 收入增长:混动车型的销量贡献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混动车型销量65万辆,同比增长28%,占新能源总销量的52%(2024年同期为48%)。混动车型的单车型收入高于纯电车型(如秦PLUS DM-i的平均售价为12万元,元PLUS纯电为14万元,但混动车型的销量更大),因此混动占比提升带动了总收入的增长。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总收入3712.81亿元,其中混动车型贡献了1500亿元(占比40%),同比增长35%,高于纯电车型的**30%**增速。

3. 利润增厚:规模效应与成本控制

混动车型的销量增长带来了规模效应,降低了发动机、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单位成本。例如,骁云-插混专用发动机的产量从2023年的80万台增长至2025年的150万台,单位成本下降了15%(数据来源:比亚迪供应链公告)。
此外,混动车型的“可油可电”特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亏电油耗3.8L/100km,相当于每公里0.3元),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进一步促进了销量增长,形成“销量增长-成本下降-利润增厚”的良性循环。

五、竞争格局与未来展望

1. 竞争格局:比亚迪的龙头地位

中国混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吉利(雷神混动)、长城(柠檬混动)、长安(IDD混动)等。但比亚迪凭借技术优势(DM-i/DM-p)、产品矩阵(全价位覆盖)、渠道优势(下沉市场渗透),占据了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

  •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混动车型的市场份额达37%,远超吉利(18%)、长城(15%)、长安(10%)的总和;
  • 秦PLUS DM-i、宋Pro DM-i等车型长期占据混动销量排行榜的前两位,形成了“爆款效应”。

2. 未来展望:混动占比将持续提升

随着下沉市场的进一步渗透(充电设施覆盖率低)、用户对续航焦虑的缓解(混动车型的补能灵活性),比亚迪混动车型的占比将持续提升。预计2026年混动车型占比将达到60%,销量突破180万辆(全年新能源总销量300万辆)。
此外,比亚迪正在研发第四代DM-i系统(预计2026年推出),将进一步提升热效率(目标45%)、降低亏电油耗(目标3.5L/100km),巩固其在混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六、结论

比亚迪混动车型占比提升是技术驱动、市场需求、产品布局共同作用的结果。混动车型的高毛利率、高销量贡献,对公司的财务表现具有积极影响,巩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龙头地位。未来,随着下沉市场的渗透与技术的迭代,比亚迪混动车型的占比将持续提升,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比亚迪官方公告、券商API数据[0]及公开市场研究报告。)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