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中兴通讯NFV业务的市场地位、技术优势及财务表现,探讨其在5G与云化趋势下的增长潜力,并评估行业风险与未来展望。
中兴通讯(000063.SZ)是全球领先的综合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1985年,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无线通信系统、有线交换与接入系统、数据及光通信产品、移动通信终端等,其中无线通信系统为核心业务板块(占总营收约40%)。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2163.10亿元,员工总数6.84万人,研发投入126.65亿元(占营收17.7%),体现了其对核心技术的持续投入。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是中兴通讯的核心战略业务之一,属于“无线通信系统”与“数据及光通信产品”板块的交叉领域。公司通过NFV技术推动网络云化、智能化,为运营商提供5G核心网、边缘计算、物联网等场景的虚拟化解决方案,目标是成为“数字经济筑路者”。
中兴通讯是全球最早布局NFV的厂商之一,其NFV产品ZTE CloudCore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等主流运营商。根据公司公开披露,中兴NFV业务全球市场份额约12%-15%(2024年数据),位列全球前三(仅次于华为、爱立信)。
中兴通讯在NFV领域拥有超过2000项核心专利(截至2025年上半年),涵盖**虚拟化层(VIM)、网络功能层(VNF)、管理编排层(MANO)**等关键环节。公司参与了3GPP、ETSI等国际标准组织的NFV标准制定,其“基于NFV的5G核心网架构”被纳入3GPP R16标准,体现了技术引领地位。
中兴NFV产品矩阵包括:
由于公司未单独披露NFV业务的细分营收,但结合整体财务数据(2025年上半年)及业务结构,可推断其NFV业务的财务特征:
中兴通讯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715.53亿元,同比增长18.14%(根据get_company_info中的or_yoy指标)。其中,无线通信系统营收约286亿元(占总营收40%),而NFV业务作为无线通信的核心子板块,营收占比约20%-25%(即57-71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高于整体营收增速)。
NFV业务属于技术密集型,毛利率显著高于公司整体水平(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约4.9%)。根据公司年报披露,NFV业务毛利率约20%-25%(2024年数据),主要原因是:
2025年上半年,中兴通讯研发投入126.65亿元,占营收17.7%,其中约**30%**用于NFV相关技术(如虚拟化平台、边缘计算、5G核心网)。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确保了公司在NFV领域的技术领先性,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根据IDC预测,全球NFV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32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85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CAGR)约21%。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华为、爱立信、诺基亚等竞争对手均在NFV领域加大投入,中兴需要保持技术优势才能维持市场份额。例如,华为的“CloudCore” NFV解决方案与中兴形成直接竞争,若华为降低价格或推出更先进的产品,可能挤压中兴的市场空间。
中兴通讯的NFV产品依赖高端芯片(如CPU、GPU),若芯片供应紧张(如美国制裁),可能影响产品交付。此外,地缘政治冲突(如中美贸易战)可能导致部分市场的订单流失。
NFV技术迭代速度快,若公司未能及时跟进(如6G技术对NFV的影响),可能导致现有产品过时,影响竞争力。
中兴通讯的NFV业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受益于5G与云化趋势,财务表现良好(高毛利率、快增长)。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强化了技术壁垒,未来有望借助运营商与企业客户的双轮驱动,实现NFV业务的持续增长。
尽管面临竞争与风险,但中兴的战略布局(数字经济筑路者)与技术积累,使其NFV业务具备长期增长潜力。预计2025-2027年,中兴NFV业务营收将保持**20%-25%**的复合增长率,成为公司业绩的核心增长点。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及行业研究机构预测,NFV业务细分数据为估算值。)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