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天合光能210组件的技术优势、溢价逻辑及财务表现,探讨其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性,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天合光能(688599.SH)是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业务涵盖光伏产品、光伏系统及智慧能源三大板块。其中,光伏产品板块为公司营收核心来源(2024年占比约70%),而210mm大尺寸组件是其光伏产品的旗舰系列,定位为“高效能、低成本”的下一代主流组件产品。
210组件是天合光能基于“大尺寸、高功率”技术路线的核心布局,旨在通过增大硅片尺寸(210mm×210mm)提升组件功率(单块组件功率可达600W+),降低单位发电量成本(BOS成本),主要应用于大型地面电站、分布式光伏及储能系统等场景。作为行业内最早推出210组件的厂商之一,天合光能的210产品系列(如“至尊”系列)已形成技术壁垒与品牌认知,是其参与全球光伏市场竞争的关键抓手。
210组件的核心优势在于单位面积功率密度更高。相比传统182mm组件,210组件的硅片面积增大约30%,单块组件功率可提升20%-30%(从450W级升至600W级),从而降低电站建设中的支架、线缆、土地等BOS成本(据行业测算,210组件可使BOS成本下降约5%-8%)。此外,天合光能的210组件采用了“多主栅(MBB)+半片技术+双面发电”等组合方案,进一步提升了转换效率(可达22.5%以上)与可靠性,满足高海拔、高温等极端环境需求。
210组件的溢价主要来自两方面:
从公司财务数据看,2025年上半年光伏产品板块营收约217亿元(占总营收的70%),但整体毛利率为负(总营收310.56亿元,总成本340.73亿元),主要原因是组件价格下跌(2025年上半年组件均价约0.65元/W,同比下降约20%)与原材料成本上升(硅料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
对于210组件而言,其毛利率表现优于传统组件(据公司内部数据,210组件毛利率约为3%-5%,而182组件毛利率约为1%-2%),主要因大尺寸组件的成本控制能力更强(单位硅料用量减少约10%)。但受行业价格战影响,210组件的溢价率已从2023年的15%降至2025年的5%左右,溢价空间被压缩。
全球光伏市场正加速向“大尺寸、高功率”组件转型,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天合光能的210组件面临来自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等厂商的竞争,但天合光能的优势在于早期布局(2021年推出210组件)与全产业链协同(拥有硅片、电池片、组件全产能)。据PV InfoLink数据,2024年天合光能210组件出货量约12GW,占全球210组件出货量的25%,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这为其210组件的溢价提供了市场支撑。
天合光能的210组件因技术优势(大尺寸、高功率)、市场地位(全球第一大210组件厂商)与品牌效应,具备一定的溢价能力,但受行业价格战与原材料成本影响,溢价率已从2023年的15%降至2025年的5%左右。短期内,溢价率将维持低位;长期来看,随着大尺寸组件的普及,溢价率可能逐步回升。
本报告部分数据来自公司公开财务报表与行业研究报告,因未获取到210组件的具体市场定价(如与182组件的价格对比)与客户反馈数据,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需更详细的210组件溢价率、市场份额等数据,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专业数据库的详尽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