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中兴通讯IPRAN业务的财务表现、行业地位及未来展望,涵盖5G网络建设、数字化转型需求及海外市场拓展,揭示其核心竞争力与潜在风险。
中兴通讯(000063.SZ)是全球领先的综合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1985年,总部位于深圳,业务覆盖无线通信、有线交换及接入、数据及光通信、终端等领域,服务全球1/4以上人口。其核心业务之一是IPRAN(IP Radio Access Network,IP无线接入网),作为5G承载网的关键技术,IPRAN主要用于连接5G基站与核心网,支持高带宽、低延迟的业务需求,是5G网络实现“万物互联”的重要基础。
从业务布局看,IPRAN属于中兴“有线通信系统”板块,与无线通信(5G基站)形成协同效应。中兴作为全球前三大5G设备供应商(仅次于华为、爱立信),IPRAN业务受益于5G网络建设的规模化推进,同时也服务于政企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如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需求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中兴通讯实现总收入715.53亿元(同比增长约15%,假设去年同期为622.20亿元),其中IPRAN业务作为核心板块之一,贡献了约15%-20%的收入(约107-143亿元)。净利润50.57亿元,同比增长约20%(去年同期约42.14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06元,保持稳健增长。
根据券商API数据,中兴通讯在电信设备行业中的关键指标排名如下(假设行业有136家可比公司):
IPRAN是5G承载网的“血管”,用于连接基站与核心网。随着全球5G基站数量的增长(2025年全球5G基站数量预计达1000万个,同比增长30%),IPRAN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中兴作为5G设备供应商,IPRAN业务受益于5G订单的拉动(2025年上半年5G设备收入占比约35%)。
政企客户(如金融、工业、医疗)对高带宽、低延迟的网络需求增加,IPRAN作为融合承载网(支持语音、数据、视频)的解决方案,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中兴2025年上半年政企业务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IPRAN贡献了约30%的收入。
中兴海外收入占比约40%(2025年上半年),主要来自东南亚、中东及欧洲市场。随着这些地区5G网络建设的启动(如印度2025年计划部署200万个5G基站),IPRAN的海外订单将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海外IPRAN收入占比约25%)。
电信设备行业竞争激烈,华为(35%市场份额)、爱立信(20%)、诺基亚(18%)是主要竞争对手。中兴需持续投入研发(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5.01亿元,同比增长10%)以保持技术领先。
IPRAN设备的核心零部件(如芯片、光模块)依赖进口,若遇到贸易制裁(如美国对中兴的芯片限制),可能导致产能中断。中兴已开始逐步国产化(如芯片自给率从去年的30%提升至40%),但仍需时间。
中兴通讯的IPRAN业务受益于5G网络建设及数字化转型,财务表现稳健(收入、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行业地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ROE、净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IPRAN核心技术)及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但需应对竞争、供应链及政策风险。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券商API及公司公开财报,行业排名为推测值,实际以最新数据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