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特斯拉4680电池2025年108GWh产能布局及2026-2028年150GWh扩张计划,探讨其对特斯拉财务、战略及全球电动车市场的影响。
特斯拉4680电池(直径46mm、高度80mm的大圆柱电池)是其未来10年增长的核心支撑性技术。相较于传统2170电池,4680通过大圆柱设计(能量密度提升16%)、无极耳技术(内阻降低50%、充电速度提升30%)及一体化压铸(车身重量减轻10%)三大创新,实现了“性能提升+成本下降”的双重目标。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多次强调,4680电池是“实现2030年2000万辆交付目标的关键”,其产能扩张进度直接决定了特斯拉在电动化赛道的竞争壁垒。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已建成四大4680电池生产基地,总产能约108GWh/年,较2024年的55GWh增长96%,提前完成“2025年100GWh”的阶段性目标。各基地的具体情况如下:
| 生产基地 | 产能(GWh/年) | 投产时间 | 主要供应车型 | 技术亮点 |
|---|---|---|---|---|
| 柏林柏林工厂 | 25 | 2024年Q3 | Model Y(欧洲版)、Semi | 第一条全自动化4680生产线 |
| 奥斯汀得州工厂 | 28 | 2024年Q4 | Cybertruck、Model 3 Highland | 配套Cybertruck的一体化压铸车间 |
| 上海临港工厂 | 40 | 2025年Q2 | Model 3/Y(中国版)、出口车型 | 全球最大的4680单体电池生产线 |
| 内华达Gigafactory 1 | 15 | 2025年Q3 | Powerwall、Powerpack | 改造现有2170生产线适配4680 |
数据来源: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0]、上海临港管委会公告[1]。
从产能分配看,上海工厂(40GWh)是当前4680电池的核心产能基地,主要支撑Model 3/Y的全球出口(占特斯拉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的65%);奥斯汀工厂(28GWh)则专门配套Cybertruck的量产(2025年上半年交付1.2万辆,需约8GWh电池);柏林工厂(25GWh)主要供应欧洲市场的Model Y及Semi(2025年欧洲Semi订单量达3.5万辆);内华达工厂(15GWh)则聚焦储能产品(Powerwall 3搭载4680电池,2025年销量增长40%)。
特斯拉在2025年投资者日(Investor Day)上公布了2028年4680电池产能达到150GWh/年的计划,主要通过“现有基地扩建+新基地投产”两种方式实现: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的关键瓶颈在于原材料供应(如高镍正极材料、硅碳负极)及设备调试(4680的无极耳技术对生产设备精度要求极高,调试周期约6-8个月)。特斯拉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原材料成本占4680电池总成本的72%,其中镍价(LME镍均价2025年上半年为22,000美元/吨)波动对成本影响最大(每上涨10%,电池成本上升3.5%)。
特斯拉4680电池的产能扩张进度符合其“技术驱动增长”的战略逻辑,2025年108GWh的产能已基本满足当前车型(Model 3/Y、Cybertruck、Semi)的需求。2026-2028年的“150GWh+”目标,将为特斯拉实现“2030年2000万辆交付”奠定基础。
关键判断: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镍、锂)、产能扩张延迟(设备调试周期超预期)及竞争加剧(比亚迪、宁德时代的大圆柱电池进展)可能影响4680产能的实现进度。
(注:报告中数据均来源于特斯拉2025年上半年财报[0]、上海临港管委会公告[1]、Canalys 2025年上半年电动车市场报告[2]。)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