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锻智能(603011.SH)是国内高端模锻设备领军企业,业务覆盖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本报告分析其技术优势、财务表现及行业前景,揭示投资价值与风险。
合锻智能(603011.SH)是国内高端成形机床领域的领军企业,成立于1997年,2014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以“高端成形机床+智能分选设备”为主业,其中模锻设备是核心业务板块,占总收入的60%以上(2024年年报数据)。模锻设备包括大型液压机、机械压力机等,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等高端制造领域。
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具备“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数控锻压机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承担过6项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如“大型航空模锻液压机研制”),主持制定了8项国家标准、33项行业标准,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公司模锻设备以大型、高精度、智能化为核心特色,主要产品包括:
| 指标 | 2025年上半年 | 2024年上半年 | 同比变化 |
|---|---|---|---|
| 总收入(亿元) | 9.82 | 8.15 | +20.5% |
| 模锻设备收入(亿元) | 5.89 | 4.58 | +28.6% |
| 净利润(万元) | 921 | -3500 | 扭亏为盈 |
| 毛利率 | 25.4% | 22.1% | +3.3个百分点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61亿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增加(6.8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8%),但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9.27亿元(来自银行借款),整体现金流保持稳定。
国内外竞争对手(如德国舒勒、中国一重、济南二机床)均在加大模锻设备的研发投入,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公司市场份额下降;
模锻设备的主要原材料为钢铁、液压件,钢铁价格波动(如2025年上半年钢铁价格上涨8%)会增加公司成本;
汽车行业景气度(如2025年上半年汽车销量增长5%)、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因素,可能影响模锻设备的需求;
新产品(如智能模锻生产线)的开发周期长(通常2-3年),投入大(每年研发投入占比约5%),可能影响短期盈利。
公司计划加大模锻设备的研发投入(2025年研发投入预计达到1.5亿元,占比7.5%),推出更多智能化、大型化产品,拓展新能源、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份额(目标:2025年新能源模锻设备收入占比达到40%,航空模锻设备收入占比达到20%)。
预计2025年全年,公司模锻设备收入将达到12亿元,占总收入的60%;总收入将达到20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将达到2000万元,同比增长120%(扭亏为盈)。
公司作为国内模锻设备的领军企业,受益于新能源、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增长,具备技术、客户、研发等优势,未来业绩增长潜力较大。
合锻智能的模锻设备业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受益于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下游行业的增长,未来业绩将保持稳定增长。尽管面临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但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有望应对这些挑战,实现长期发展。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