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全棉时代在消费复苏缓慢背景下高价策略的可持续性,探讨其面临的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竞品挤压及成本上升等挑战,并提出产品结构优化、渠道下沉等应对策略。
全棉时代(Purcotton)是稳健医疗(300888.SZ)旗下核心消费品牌,成立于2009年,以“100%全棉”为差异化标签,聚焦母婴、个护、家居等领域,主打“高品质、高溢价”策略。其产品定价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如纯棉柔巾价格约为竞品的1.5-2倍),核心逻辑是通过“材质升级+品牌信任”构建溢价壁垒。
2023年以来,中国消费复苏呈现“弱修复、分化性”特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2021年的12.5%降至2024年的5.8%(国家统计局数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从2021年的9.1%放缓至2024年的5.5%;消费信心指数(CCSI)持续低位运行(2024年四季度为108,较2022年同期下降11点)。在此背景下,全棉时代的高价策略是否可持续,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问题。
全棉时代的高价策略并非简单的“提价”,而是基于产品差异化与品牌认知的双重支撑:
从财务数据看,全棉时代的毛利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2024年为62.3%),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如洁丽雅、南极人的毛利率约为30%-40%),说明其高价策略已被目标客群接受,且具备较强的溢价能力。
尽管全棉时代的高价策略有其合理性,但在2023-2025年消费复苏缓慢的背景下,仍面临以下三大挑战:
消费复苏缓慢的核心矛盾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与消费信心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为5.5%,较2021年的9.1%下降3.6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这一增速进一步放缓至5.1%。同时,消费信心指数(CCSI)持续低位:2024年四季度为108,较2022年同期下降11点;2025年一季度虽小幅回升至110,但仍低于2021年的120点。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呈现“收缩性”特征:
全棉时代的高价策略面临竞品的双重挤压:
全棉时代的高价策略依赖“全棉原料”的成本控制能力,但2023年以来,棉花价格波动加剧(国际棉价从2023年的18000元/吨涨至2024年的22000元/吨,2025年上半年回落至20000元/吨),导致其原料成本上升约10%(稳健医疗2024年年报)。同时,线下门店的运营成本(租金、人工)也在持续上涨(2024年线下门店单店运营成本较2022年上升8%),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
尽管全棉时代通过“技术升级”(如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损耗)部分抵消了成本压力,但在消费复苏缓慢的背景下,提价空间有限(2024年产品均价仅上涨3%),导致毛利率增速放缓(2024年毛利率较2023年下降1.2个百分点)。
面对消费复苏缓慢的挑战,全棉时代已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
从市场反馈看,这些措施已初见成效:2025年上半年,全棉时代的营收增速回升至7.5%(较2024年全年的6.8%有所改善),其中“轻高端”子品牌的营收占比达到15%,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展望未来,全棉时代的高价策略仍具备可持续性,但需平衡“溢价”与“性价比”:一方面,通过“材质升级+功能创新”维持高端品牌形象;另一方面,通过“产品分层+渠道下沉”覆盖更广泛的客群,降低对“高端场景”的依赖。在消费复苏缓慢的背景下,这种“高端化+普惠化”的策略,或将成为全棉时代应对挑战的核心路径。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稳健医疗2024年年报、国家统计局、京东大数据研究院、易观分析等公开资料。)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