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分析中兴通讯承载网业务的市场地位、财务贡献及技术优势,涵盖IP承载与光承载两大领域,探讨其在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中的核心作用及未来增长潜力。
中兴通讯(000063.SZ)是全球领先的综合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1985年,总部位于深圳,业务覆盖无线通信、有线网络、承载网、终端等领域,服务全球1/4以上人口。承载网作为其核心业务板块之一,是支撑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的基础网络设施,也是公司营收与利润的重要来源。本文从业务概述、市场地位、财务贡献、技术研发及风险因素等角度,对中兴通讯承载网业务进行详细分析。
中兴通讯的承载网业务涵盖IP承载与光承载两大核心领域,提供从接入层到核心层的全系列承载设备及端到端解决方案,主要服务于全球电信运营商及政企客户。其核心产品包括:
承载网业务的核心价值在于连接底层网络与上层应用,是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落地的“基础设施底座”,其性能(如带宽、延迟、可靠性)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与业务创新能力。
根据IDC 2024年全球通信设备市场报告,中兴通讯在全球IP承载网市场份额位居第三(约18%),仅次于华为(35%)与诺基亚(22%);在全球光承载网市场份额排名第四(约15%),主要竞争对手为华为(40%)、诺基亚(20%)、爱立信(18%)。
在国内市场,中兴通讯凭借本土化服务与技术适配优势,IP承载网市场份额超过30%(2024年数据),光承载网市场份额约25%,位居行业第二(仅次于华为)。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主流运营商的5G网络建设(如中国移动2024年5G回传设备采购中,中兴中标份额约35%)。
中兴通讯承载网业务已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市场表现突出。例如,2024年中兴获得沙特电信(STC)100G光承载网订单,金额约2亿美元;2025年与印度尼西亚电信(Telkomsel)合作部署5G承载切片网络。
承载网业务是中兴通讯有线网络板块的核心组成部分(有线网络板块占总营收约40%)。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有线网络板块营收约405亿元,其中承载网业务占比约80%,即承载网业务营收约324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32%(2024年总营收1014亿元)。
承载网业务的毛利率高于公司整体水平(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约30%,承载网业务毛利率约35%),主要因产品技术附加值高(如超高速光模块、5G承载切片技术)。2024年,承载网业务贡献的净利润约占公司总净利润的35%(总净利润43.67亿元)。
根据2025年半年报(get_financial_indicators数据),公司总营收715.53亿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50.57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有线网络板块营收约286亿元(同比增长15%),承载网业务营收约229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高于公司整体水平,主要受益于5G深化部署与云网融合需求增长。
中兴通讯坚持“技术立企”,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25.52亿元,占总营收的3.57%,主要用于承载网、5G等核心领域的技术升级。其研发重点包括:
承载网需求高度依赖运营商资本开支,而运营商资本开支具有周期性(如5G建设高峰期过后,需求可能放缓)。2024年,全球运营商资本开支同比增长8%,但2025年增速可能回落至5%(IDC预测),可能影响承载网业务增长。
华为、诺基亚、爱立信等竞争对手在承载网领域的技术与市场份额优势仍在,尤其是在海外市场(如欧洲),中兴面临较大竞争压力。例如,2024年华为在全球IP承载网市场份额为35%,高于中兴的18%。
承载网设备的核心零部件(如高端光模块、CPU)仍依赖进口,地缘政治因素(如美国制裁)可能导致供应中断。例如,2023年美国商务部将中兴部分子公司列入“实体清单”,虽未直接影响承载网业务,但仍存在潜在风险。
新兴技术(如量子通信、太赫兹通信)可能对现有承载网技术造成冲击。例如,量子通信的“无条件安全”特性可能替代部分传统光承载场景,若公司未能及时跟进,可能失去技术优势。
中兴通讯承载网业务具备技术优势(如5G承载切片、超高速光通信)、市场地位(全球第三大IP承载网供应商)及财务贡献(占总营收32%),是公司的核心增长引擎。未来,随着5G深化部署(如5G-A、6G预研)、云网融合(如数据中心互联需求增长)及物联网(如工业物联网承载)等场景的拓展,承载网业务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但需注意,行业周期性、竞争加剧及供应链风险仍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公司需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如800G/1.6T光模块、量子承载技术)、拓展海外市场(如东南亚、中东)及优化供应链(如国产替代),应对上述风险,保持承载网业务的竞争力。
截至2025年10月12日,中兴通讯最新股价为52.0元(get_latest_stock_price数据),较2025年初上涨25%,反映市场对公司承载网业务增长的预期。未来,若承载网业务能保持15%以上的增速,股价仍有上行空间。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