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锻智能(603011.SH)是国内高端锻压设备领军企业,其航天订单技术优势显著。报告分析公司航天领域布局、财务状况及行业前景,揭示投资价值与风险。
合锻智能(603011.SH)是国内高端成形机床成套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主营业务为锻压设备(液压机、机械压力机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轨道交通等高端制造领域。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数控锻压机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持续承担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ITER核聚变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技术积累深厚。
在航天领域,公司主研的高端装备已应用于“神舟飞船”“天宫火箭”等国家重大工程,市场占有率领先[0]。航天订单通常涉及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锻压设备,用于卫星结构件、火箭发动机零部件等关键组件的成型,公司的技术实力(如大型液压机的设计与制造能力)是其承接此类订单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未公开披露具体的航天订单金额,但根据公开资料[0],其产品已服务于国内主要航天院所及企业,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例如,公司研发的大型液压机曾用于“天宫”系列航天器的结构件成型,体现了其在航天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认可度。
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0],公司财务状况呈现“营收稳定、利润承压、现金流改善”的特征,对航天业务的支撑能力需辩证看待: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航天领域作为高端制造的核心板块,将持续获得政策支持(如“航天强国”战略)。合锻智能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有望受益于政策推动的航天装备需求增长。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发射约150颗卫星,火箭发射次数将达到每年40次以上,航天装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合锻智能的锻压设备作为航天制造的关键环节,市场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国内锻压设备市场竞争加剧,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济南二机床、武汉重型机床等。合锻智能凭借技术研发优势(如大型液压机的设计能力),在航天领域的竞争力仍处于领先地位,但需应对竞争对手的价格战压力。
合锻智能作为国内高端锻压设备的领军企业,在航天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有望受益于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尽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但筹资活动现金流的改善为公司承接大型航天订单提供了资金支持。建议关注公司后续公告(如订单披露、研发进展),以及航天领域政策的进一步推动。
(注:本报告基于券商API数据[0]及公开资料整理,未包含未公开的内幕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