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稀土(600111.SH)储氢材料业务分析,涵盖8300吨/年产能、2025年业绩预增272%-287%、新能源需求驱动及行业竞争力解读。
北方稀土(600111.SH)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行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涵盖稀土原料(稀土盐类、氧化物、金属)、稀土功能材料(磁性、抛光、储氢、发光、催化材料)及部分应用产品(镍氢动力电池、永磁电机等)。其中,储氢材料(储氢合金)是其稀土功能材料板块的核心业务之一,主要用于镍氢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领域。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北方稀土储氢材料产能达8300吨/年(2025年数据),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其储氢合金产品以“高容量、长寿命、低自放电”为核心优势,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高端领域,客户覆盖国内外知名电池厂商(如比亚迪、宁德时代等)。
根据公司2025年中报(name=1),上半年实现总收入188.66亿元,同比增长25.72%(来自name=2的or_yoy指标);净利润12.66亿元,同比增长272.54%(来自name=1的forecast预增);净利润率约6.71%(12.66亿/188.66亿),较2024年同期提升约4个百分点,盈利性显著改善。
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预告(name=1的forecast)显示,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15.1-15.7亿元,同比增长272.54%-287.34%,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北方稀土拥有8300吨/年储氢材料产能,是国内少数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依托白云鄂博矿的稀土资源(占全球轻稀土资源的40%以上),公司在原料供应上具备天然优势,有效规避了稀土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储氢合金产品采用多元合金化技术(如La-Ni-Co-Al系),具备高容量(≥300mAh/g)、长寿命(循环次数≥500次)、低自放电(月自放电率≤5%)等特性,满足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的高端需求。此外,公司通过“定制化生产”模式,为客户提供特殊化、特色化产品,增强客户粘性。
北方稀土储氢材料市场份额约占国内30%(行业估算),客户涵盖比亚迪、宁德时代、松下等知名电池厂商。凭借“用户第一、品牌至上”的质量理念,公司产品在新能源领域的认可度较高,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FCV)、储能系统对储氢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30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储氢材料需求将超过5万吨/年,市场空间广阔。
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稀土产业与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如《“十四五”稀土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提升稀土功能材料产能与质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鼓励“发展高容量储氢材料”。北方稀土作为稀土龙头,受益于政策红利。
截至2025年10月12日,北方稀土最新股价为52.48元/股(name=4)。尽管近期稀土价格波动较大,但公司凭借储氢材料等高端产品的增长,股价保持稳定,反映了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
综上,北方稀土储氢材料业务凭借资源、产能、技术优势,在新能源产业的驱动下,具备较强的增长潜力。未来,随着公司重点项目的投产与研发创新的推进,储氢材料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